古老经说(5)勤修四圣谛,断生死流

2022年1 月21日      492次
分享

节录自 随佛法师之《相应菩提道次第》
第二章 灭苦之教法及次第 第三节 勤修四圣谛,断生死流

1-2-3 于四圣谛,顺知、顺入,断尽诸生死

SĀ403 大正藏《杂阿含》第 403 经; SN56.21《相应部》谛相应 21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人间游行。

     于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国王于中造福德舍。尔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宿止。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修无间等」。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我常与汝等,长夜涉生死,不见圣谛故,大苦日增长。
     若见四圣谛,断有大流海,生死永已除,不复受后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SĀ432 大正藏《杂阿含》第 432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譬如五节相续轮,大力士夫令速旋转。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长夜轮转。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古老经说  白话摘要

台湾 法璧

大正藏《杂阿含》第403经

     我是亲耳听 佛陀这么说的。那是有一回, 佛陀在摩竭陀国,人群聚集处游行。

     在王舍城和波罗利弗两地间的竹林聚落,摩竭陀国王建造了供僧众居住的福德精舍。那一段时间 世尊和诸学众就借住在此精舍。当时, 佛陀对在场的比丘们说:「我和你们,如果对『四圣谛』不清楚了解其次第与内涵,且未如实亲见证知;不曾随顺四谛的引导而有所觉悟,且无法依循四谛的修证,实际体验现前世间,那么就会在如同暗夜的漫长生死轮回中辗转驱驰,不得止息。

     是哪四个圣谛呢?

     即所谓的苦圣谛(对世间苦的觉知)、苦集圣谛(清楚了解造成身心痛苦的因由,并加以断除)、苦灭圣谛(体证苦因的灭尽而解脱)、苦灭道迹圣谛(顺着灭苦的八圣道而行)。

     由于我和你们,对世间苦的内容(苦圣谛),顺着它生起的境况和对身心的影响,如实的觉知,清楚明见苦在心中的迁流,并契入苦的原貌。进而断除「识」对『六根六境』贪喜攀缘,相依相起,辗转增长的业力流转,以此灭尽生死轮回再生的因缘,不再受『有未来六根色生』的业因,招得未来世生、老、病、死之苦。依着这样的道理,对于断除痛苦的因由(苦集圣谛),体证苦因的灭尽(苦灭圣谛),并且顺着灭苦的八支圣道而行(苦灭道迹圣谛),此等真实切合世间,解决生死轮回痛苦的方法,顺着『四圣谛』的引导,智见苦的因由,进而契入灭苦的法门,截断生死业因之流,灭尽生死轮回难以遏阻的力量,不再招得未来世『五受阴』再生的苦果。

     是这样的原故啊!比丘们,若于『四圣谛』未能认真修学,应当善用现前机缘,勤勉精进,真诚恳切起增上学习的愿欲,努力不懈的修行」。

     当此其时, 世尊即席颂出了一个偈子:「我曾和你们一样,在轮回的长夜里,涉入生死之流。是因为不曾智见『四圣谛』的原故,在痛苦的煎熬里,日复一日不得出离。若能依法行持,得以觉见『四圣谛』,如实正思惟,生眼、智、明、觉,当能断除『五受阴』辗转再生,如海流般无法抵挡的力量。轮转于生死之流的苦难即已永远断除,不再遭受未来『生』的业因与轮回之苦」。

     佛陀阐述了『四圣谛』的智觉,如何真实断除生死轮回之流。比丘们听闻 佛陀的教说,倍增信心,欢喜的依法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第432经

     我是亲耳听 佛陀这么说的。那一段时间, 佛陀是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当时, 佛陀告诉在场的比丘:「轮回就譬如像是由五个环节相续接合而成的转轮,然后再让一个大力的壮汉快速旋转着。若出家修行的沙门,或婆罗门,对于世间苦的真相(苦圣谛)不能如实觉知,对于何以断除造成痛苦的因由(苦集圣谛),如何修证苦因的灭尽(苦灭圣谛),以及在苦因灭尽之后,顺着灭苦的八圣道而行(苦灭道迹圣谛),这四谛真实的法门,不能实际修学体悟。将被迫堕入五趣的相续轮中,不停快速的旋转,无休止的辗转轮回不能自己。那时候就可能堕入地狱;也许堕落畜生界或饿鬼界;偶而降生为人;或者转生于天界;最终还转而回堕恶道,如此反覆旋绕,循环于五趣之间。此时生命就如同处于漫长的暗夜,在生死中轮回,无法自拔,也无从止息。是这样的原故啊!诸比丘们!若对『四圣谛』还未能认真修学,应当善用当前因缘,勤奋精进,在心中生起修行向上的愿想和决心,精勤不懈的努力」。

     佛陀勉励比丘们,当勤修『四圣谛』以截断生死轮回之流。弟子比丘们听闻 佛陀的教诲,心悦诚服,皆愿遵循 世尊的引导,认真修行。

古老经说 读后感言

台湾 法源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面临生命中难以忍受的痛苦那一刻,才会生起想办法探究原因来结束痛苦的念头。当生活平顺时,总觉得人生美好,不会扫兴的想些令人丧气的事。而往往愈是尝到美好滋味,就愈加恋恋不舍难以放下,不是吗?

     平时对突发状况没有丝毫准备的当儿,一旦忽然改变或消逝的那一刻,这种反差所带来的失落感和痛苦,就更加显得强烈了。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痛,有时难以吞咽,却被迫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一路走来在心中形成了何许沉重的负担;累积了多少疑惑与迷惘。好不容易挨到痛苦的感觉逐渐减轻,隐忍着内心深处的失落感以及丝微的担心与不安,一回到生活的层面,又转而持续安于可忍受的时光。如此反反覆覆,总是对一再发生的痛苦,抱着似拒还迎的态度。久而久之,以为理所当然便习以为常了。

     生、老、病、死的无奈,终究难以改变;酸、甜、苦、辣的滋味,不就是塑造生活变化、免于枯燥无趣的调味?环顾周遭所见,众人皆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时而欢喜赞叹;时而痛苦哀怨,任谁也无能挣脱。长此以往,终于再也没有任何动力或意愿,想要结束此种在痛苦、失望、恐惧、担忧中反覆轮转的宿命。心中总希望熬过这一波艰难和考验,仍能回复原状,再持续品尝些许的甜美和喜乐。人生总是在这样的起起伏伏当中,一丝一毫的甘甜,更加深了对生命的贪恋和执着。如此一来,对于探究苦的内容、苦会生起的因由、以及如何灭除在生命中时隐时现,其实已深植身心,在煎熬中伤痕累累且紧随不离的『痛苦』变成不是那么重要了。

     然而有智慧的人,却不肯甘于命运的摆布,开始努力寻找『痛苦』的答案,为自己能出离,也为深陷轮回之苦的云云众生。

     生命的答案看起来复杂,其实是有其脉络可循的。如果无法清楚体认事实的因缘现况,就无法如实正确的认知到:现前所遭遇的『苦』和『难』所隐含的内容和深义。若能即时下定决心勇敢的面对,且真实的认识那无时无刻揪心刻骨的『痛苦』来处,找到解答,并结束与生俱来纠结不清的『迷惑』和『贪爱』,走入清凉的灭苦之道。便能摆脱沉浮于生死轮回苦难的长夜而不得出离的宿命。

     「一灯照破千年暗」,『四圣谛』就如同长夜中的明灯,照破漫长生死轮回的暗夜。若依循『四圣谛』的次第,努力不懈的勤恳修习,能如实相契且有所体悟,则有望于当来之世截断生死轮回之流,灭尽生命中种种的无奈与痛苦。 佛陀在此期勉当时的出家众,如实智见『四圣谛』达于清净,能得明觉,成就无上菩提。如果还未能依法修行,应当勤勉精进再接再励。

     对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而言,想在生活中远离『迷惑』与『贪爱』,智觉增上,且不要忘失 佛陀的教导。听闻正法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深刻体认到生死轮回所带来的痛苦,则当依『四圣谛』的法门,次第修习,让佛法的光明照破人生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