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 随佛法师之《相应菩提道次第》
第四章 「老病死」之缘由与灭尽 第二节 明、无明
第二品 如实知集、味、患、离之次第
第四目 如实知「知患」:贪爱五蕴,则系缚于苦
1-4-2-2.4.4若于五蕴住味观者生爱喜,则于苦生爱喜,此为苦蕴之集;于五蕴住患观者,则爱灭,此为苦蕴之灭。
SĀ7大正藏《杂阿含》7经;S22.29《相应部》蕴相应2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古老经说~大正藏《杂阿含》7经 白话摘要
台湾 编辑组
我曾经亲耳听 佛陀这么说的:有段时间,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佛陀对在场比丘开示:「对于六根六境产生喜爱,则是对苦产生喜爱;若对苦喜爱,则不可能脱离于苦。同样的,对于情感的感受,记忆、联想、比对,及意志决定的行为和感官觉知产生喜爱,则是对苦产生喜爱;若对苦喜爱,则不可能脱离于苦。
各位比丘!对于六根六境不喜爱,则是对苦不喜爱;若对苦不喜爱,则能脱离于苦。同样的,对于情感的感受,记忆、联想、比对,及意志决定的行为和感官觉知不喜爱,则是对苦不喜爱;若对苦不喜爱,则能脱离于苦。
此时,比丘们听闻 佛陀的教导,恭敬欢喜的依法修行。
古老经说 大正藏《杂阿含》7经读后感言
台湾 法源
这篇经文,自己在很早以前看到时,还很难体会佛陀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对色喜爱,就是对苦喜爱?难道喜欢某个东西就是喜欢苦?
经过大师父教导因缘观之后,亲自观察身心和物质实况,发现我所喜爱的并不是某个东西,而是感官和某个东西正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感觉。而且这些感觉在发生的同时,感官接触东西受影响而改变,某个喜爱的东西也因接触感官受影响而改变。严格的说,就是想得到的那个东西根本不可能被得到,改变之后就不可能和原本一模一样。同样的,心理性的感受、记忆、想法、意志的决断,都是在影响中呈现,也同时在影响中改变。
而喜爱,就是错将曾经历、相似的感官经验,当成相同的感官经验,并希望能再经验一次的期待,甚至是期盼能保有正在经验中的感觉。这无非是在追逐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虽然心理以为这会发生,而将感官和相似于印象中所喜爱之事物,一直纠结在一起的结。
如此一来,只能一直经历想得到、想保有,却一直得不到、保持不了的焦虑、心里空虚感和饥渴。这就是不断的渴求,不断的努力,却又不断的失望、不断的辛劳的过程佛陀发现了:对事物、心理性的感受、记忆、想法、意志的决断和感官觉知,只要不去喜爱和期待,则不会一直纠结于想像之中,不会追逐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从而不必历经失望和心理的辛劳疲惫,如此则不苦。
许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 佛陀看到的现实好消极、好没动力和意义,有此想法肯定对现实只看了一半。因为 佛陀说要精进,是依于现实而精进,正因为了解现实无法暂存和保有,所以明白不能对其保有幻想和期待,同时也明白只要在当前努力,就会发生影响造成改变。大师父曾教导我们无法暂存和保有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当前时时刻刻都是全新的,事事物物是新的局面,心理情感是新的、觉知是新的,总的说整个自己和环境都是新的,这才是现实的另一面相。故除了不喜爱、不爱乐来避免无谓的苦;同时也努力地改变当前,做现在应该作的事,改变和解决现在生活现况的问题,随时面对全新的挑战。这样的人生态度丰富而有趣,不会纠结而僵死在想像之中。
想像、期待和喜爱,是僵化于过去的经验,反而是死板而消极的,只会不合于现实而痛苦;看清因缘真相,不贪着喜爱于过去的经验,精进于当前,才是勇健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的离苦。这才是 佛陀要教导我们成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