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依据

  菩提伽耶内觉禅林所实践的“内觉禅法”,并不是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心法(不论是如来禅或祖师禅),也不是由内觉禅林的导师-乌帕沙玛比丘所独创的禅法,更不是佛教中那一位伟大祖师的禅法,而是直接依止于无上的 佛陀所亲自教授的禅修法,佛陀将这个禅修法称为“七觉分”,或名为“七道品”。菩提伽耶内觉禅林以“七觉分”为禅修依止的根据,是立本于现代佛教史地考证后所确认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现今世上所传诵的佛典中,以南传《相应部》与内容相近的北传《杂阿含经》为最古老与可信,也最接近世尊教诲的原貌”。

  《相应部》与《杂阿含经》都是公元前部派佛教时期上座系的传诵──《相应部》为上座系分别说部的传诵,而《杂阿含经》则是上座系说一切有部的传诵,经中包含“修多罗”、“祇夜”与“记说”三部份。特别需要了解的是,“修多罗”原意为契合、相应,当中共有“因缘”、“五蕴”、“六处”、“道品”等四分,这四分修多罗是佛灭后三个月,由 佛陀的亲教弟子五百阿罗汉经由共同集诵与勘验的方式,所结集出的“佛陀所说法”,因为这四分法藏契合于“佛的说法”,所以称为“修多罗”。此外,附于修多罗之后的祇夜与记说,则是在四分修多罗集出之后百年间,另外再新增的说法,并于佛灭百年后与四分修多罗并陈,因而成为佛灭百年时佛教法藏的面貌,尔后经由不同部派的传诵,即分别成为今日的《相应部》与《杂阿含经》。这个结论从十九世纪末起,已为西方各国的考古学界与日本佛教界所认定,直到今日更为全世界的佛教史学与经学研究者所确认无疑了。由于南传《相应部》与北传《杂阿含经》中的四分修多罗,不仅是最为可信的经典,且其中记载的教诲也最务实、真切,迥然不同于后人所传诵的经典与宗派思想,所以菩提伽耶内觉禅林是以南传《相应部》与北传《杂阿含经》中的四分修多罗为修证解脱的依止,并依当中所教导的“安那般那念”、“七觉分”为内觉禅法的次第与内容

  在南、北传佛教的世界里,多数人不同意《相应部》或《杂阿含经》是最古老的传诵,也有人以为《相应部》早于北传汉译的《别译杂阿含经》──可能是上座分别说系饮光部的诵本,而《别译杂阿含经》又早于北传汉译的《杂阿含经》。然而,即使许多人对《相应部》与《杂阿含经》是否为最古老?怀抱着的疑虑,但这都不减“四分修多罗”是现有传诵的经典中,在菩提的修证上最为确当与深入、完整的事实,所以不论是信或疑,四分修多罗都足以令修学佛法者正向于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