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菩提道次第纲要

选录自 随佛尊者著《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 2010

  佛灭後116 年佛教部派的分裂,形成了保持传统教说的阿难系僧团,还有创新教说的优波离系分别说部及大众部僧团。阿难系僧团重在保持务实丶实证的原有佛教教说,优波离系分别说部及大众部僧团则朝向理想化丶神化的世俗需要来发展新的教说,所以佛教僧团形成了「务实丶实证」与「理想化丶神化」两大路线的竞合发展。最後,在佛灭後约250 年(137 B.C.E.),保持传统教说的阿难系僧团失败了。

  虽然理想化丶神化的信仰,扩大了佛教的信众规模,但是神化的「圣者典范」不仅使佛教日渐的神道化,也使得配合「神化圣者信仰」发展的新教说日益昌盛,终至让佛教忘失了佛陀原有的教说,造成佛弟子迷失解脱丶证菩提的正道,而不得不「各说个话,莫衷一是」的部派见解,促成佛教陷在不断发展新教说与不断分裂的困境。

  当佛教发生部派分裂以後,宣扬部派思想的『阿毗达磨(论述)』被不当的推崇,成为与佛说之「经」丶「律」同列(三藏)的学法标准。例如:南传铜鍱部佛教在教育学人上,多还是采取先读『阿毗达磨(论述)』,後读佛经的引导方式,这就是确立部派的传统教育方法。部派佛教的教说,形塑出後世佛教学人的生命观丶世间观丶人生观丶生死观丶圣贤观,进而影响了佛教学人的生活态度及现实佛教的面貌,彻彻底底的改变了由 释迦佛陀启化的佛教(原始佛教)。

  1.《舍利弗阿毗昙》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佛教最早传出的『阿毗达磨(论述)』,是分别说部传诵的《舍利弗阿毗昙》。《舍利弗阿毗昙》提倡的「新教说」,如「菩萨」丶「三十二相」丶「如来十力丶四无所畏」1,还有「五下分结」丶「五上分结(无明最後断)」2……等,彻底的改变了佛教传统经说的「圣者典范」丶「生死观点」丶「修证次第」,深深的影响了後世佛教信仰的形态及演变,促成各种「部派学说哲理丶实践方法」的发展及部派的分化竞争。

  在种种「新教说」当中,最需要注意的改变,是《舍利弗阿毗昙》为了配合理想化丶神化的「菩萨」丶「佛陀」信仰,提倡了「无明最後断(五上分结)」的新修证次第,修改了 佛陀教法的核心──十二因缘法的解说及分位,也就是将原本以「六入处」为分位的十二因缘说,改为以「识」为生之始的分位说,造成「十二因缘法的解说法」无法和 佛陀教导的「禅法」契合,使得部派佛教的禅法错乱分歧,远离正觉丶解脱的正道。关於「十二因缘法」的原说及分位探究,留待下一章再作详细说明。

  部派佛教各部派为了将新出的「自部部义」(各部集成为自有的『阿毗达磨(论书)』),建立权威可信的地位,一方面将原有的传统经说传诵,部份加以修改成符合「自部部义」的新传诵面貌;二方面在原有的经说传诵中,加入符合「自部部义」的新经说。这些契合「自部部义」的增新经说与修改传诵,揉杂在原有的传诵当中,形成「古新不分,偏正合集」的部派传诵型式。

  这种揉杂「自部部义」的经说传诵,强化了部派自有『阿毗达磨(论书)』的权威,而附会於佛说或圣弟子传的『阿毗达磨(论书)』,也肯定了揉杂「自部部义」的经说传诵。揉杂「自部部义」的经说传诵,还有部派自有的『阿毗达磨(论书)』,两者都是为部派的确立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如果要探究 释迦佛陀亲教的教法,必需回到「依经依律」的准则,根据古老的经说,也就是各部派共传丶共说的古老经义,探究佛陀教法的原义。

  2.探究古老教说的根据

  2-1 关於四部圣典的发展

  佛灭後116 年佛教发生部派分裂前,当时佛教各地僧团的共传经说,是从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结集」,历经百年的发展所形成的四部圣典。关於四部圣典的集成次第,经师传承的阿难系说是先集《相应部》,律师传承的优波离系大众部及分别说部,都说是先集《长部》。经师(阿难系僧团)记载的《相应阿含》丶《长阿含》丶《中阿含》丶《增壹阿含》等集经次第3,是在陈述圣典集成历史的次第。律师(优波离系僧团)传说的次第,如大众部4丶分别说系化地部5说的《长阿含》丶《中阿含》丶《相应阿含》丶《增壹阿含》,或是分别说系其馀的法藏部6丶饮光部7说的《长部》丶《中部》丶《增支部》丶《相应部》等次第,或是铜鍱部8编集的《长部》丶《中部》丶《相应部》丶《增支部》等次第,应当都是在「第二次结集」四部圣典发展完备後,因为部派的分裂促成各部派依据四部圣典的内容,另外再编排出自部作为引导世人信仰丶学法丶辨证丶禅修与生活日用的运用次第。因此,阿难系僧团的记载是表述四部圣典集成的历史过程及次第,优波离系诸部派传说的次第,则是重在表现自身部派的运作及取用。

  四部圣典的集出及内容,是由「第一次经典结集」至佛灭百年间,僧团当中的「持经者suttadhara(或称「持法者dhammadhara」)」及「持母者mātikādhara」9的持诵内容所编集而成。「持经者」是持诵『因缘』丶『食』丶『圣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道品(四念处等)』等七事相应教(修多罗),还有佛灭百年间增新丶附会为「佛说」丶「佛弟子说」的『记说』,以及传说出自护法八众之歌咏丶偈颂性质的『祇夜』。「持母者」是持诵「经法纲要(本母)」,「母」是指目得迦(巴mātika)丶摩呾理迦(梵mātṛkā),又称为本母丶智母,行母等,这是指从传统的经说传诵中,加以整理出诸经说的纲要及通义,成为经法要略的传诵。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10丶《阿育王传》卷四11丶《阿育王经》卷六12等记载的比对,发现对於「经法纲要(本母,巴mātika 目得迦,梵mātṛkā 摩呾理迦)」的「智母」丶「本母」丶「摩窒里迦」丶「摩得勒伽」的内容,一致共说的是「四念处丶四正勤丶四神足丶五根丶五力丶七菩提分丶八圣道分」。这也就是在早期经说传诵当中,被称为『修多罗(包括因缘丶食丶圣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道品等七事相应教)』的『道品』部份。在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经典结集」时,「持经者」持诵的『七事修多罗』丶『记说』丶『祇夜』等九部经,被僧团依照经说的长短,分编为《相应阿含》丶《中阿含》丶《长阿含》;「持母者」持诵『七事修多罗』丶『记说』丶『祇夜』等九部经的「本母」,则分类纂集为《增壹阿含》。因此,在「第二次经典结集」时,共有四部圣典的集成。

  四部圣典的集成次第,在不同部派的《律藏》陈述中(参考《正法之光》第27 期p.22~p.23),可以见到《长阿含》(《长部》)编在《中阿含》(《中部》)之前,《中阿含》(《中部》)则在《增壹阿含》(《增支部》)之前,这三部圣典如是编排次第,是所有部系的共说。真正差异的说法,是《相应阿含》(《相应部》)与《增壹阿含》(《增支部》)的编排次第。

  四部圣典当中的《增壹阿含》为最後集出的说法,是阿难系说一切有部丶优波离系的大众部与分别说系化地部丶铜鍱部的共说。虽然分别说部系的法藏部丶饮光部不是这么传说,但是可以说部派初分时,两大部系丶三大部派都有《增壹阿含》最後集出的记载。如此可见,《增壹阿含》为最後集出的记载,应当是相当可信的说法。

  关於《相应阿含》(《相应部》)的编排次第,阿难系僧团13则依集成历史的先後,将保持「第一次结集」集成之『七事修多罗』的《相应阿含》,说是编在其他三部圣典的前面;大众部14是说《相应阿含》编在《中阿含》之後,列在佛教辞典性质的《增壹阿含》之前;分别说部系的化地部15丶铜鍱部16是与大众部的编集次第相同,将《相应部》编在《中部》之後,《增支部》之前;分别说部系的法藏部17丶饮光部18则是将《相应部》编在《长部》丶《中部》丶《增支部》的後面,列在自部编集的《杂藏》之前。

  然而,笔者个人认为目前的经说传诵包含了古说及增新,古说的重点应当是在「显扬不共世间的真实义」,而增新主要应是出於两种目的:第一个目的,应当是为了详细解说 佛陀的教导,辨明佛法的真义,厘清学人的疑虑,破斥讹误的说法,引摄学人契入佛法;第二个目的,应是仰敬 佛陀的圣德,赞叹佛法的殊胜及利益,传扬僧团的清净与功德,引导人天归敬佛丶法丶僧。因此,出自第一类目地的增新传诵,多是附会为「佛说」丶「佛弟子说」的『记说』,因为这类增新是为了「解说佛法,辨明真义,厘清疑虑,破斥讹误,引摄入法」,所以经说的篇幅应当会比原有古老的『七事修多罗』更长,并且是越後期增新的经篇就越长。理由是经过初步的解说後,如果学人还无法明白,再次的解说必会更加详细广博。如此一来,这类的增新经诵,应是先传出短篇,次为中篇,後为长篇。出自第二类目地的增新传诵,多为传说出自护法八众之短篇歌咏丶偈颂的『祇夜』,这类增新的出现应当相当的早,这是在严谨的经说法教之外,为了通俗布教的需要而形成的赞咏,内容简约丶感性,应对的对象相当的多面。

  如果真是如笔者所言,四部圣典的集成次第,当然原有的古说是最初的传诵,那么传诵「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之『七事修多罗』的《相应阿含》,必定是被编在最前面。另外,在佛灭後百年间增新丶附会为「佛说」丶「佛弟子说」的『记说』,还有传说出自护法八众之短篇歌咏丶偈颂的『祇夜』,都是在「第二次经典结集」时,由佛教僧团依照经说的短丶长予以分编。僧团分编时,属於短篇歌咏丶偈颂的『祇夜』与短篇的『记说』,是与短篇经说为主的『七事修多罗』合编为《相应阿含》,这些内容既有初始集成的古老经说,也有较早传出的增新传诵;属於中篇的『记说』传诵,多是在增新的短篇经说之後传出,应当是编在短篇经说为主的《相应阿含》之後,成为《中阿含》,内容应当是稍晚些时期才传出的增新传诵。属於长篇的『记说』传诵,内容多是仰赞 佛陀的圣德,引摄世人崇仰世尊,增进世人对佛陀与佛法的崇敬为主。这些内容很可能是在 佛陀入灭後,随即作出的增新传诵,弟子们藉由怀念丶推崇佛陀的伟大,方便摄化一般世人归佛,如此才会被编在《中阿含》之前,成为《长阿含》。最後编集出来的圣典,应当是由「持母者(持经法纲要者)」持诵九部经(『七事修多罗』丶『祇夜』丶『记说』)的「本母」,经由分类纂集而成的《增壹阿含》。

  或许,《相应部》丶《长部》丶《中部》丶《增支部》的次第,才是四部圣典内容的传出次第,而这正是经师传诵的说法(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19)。其他的编排法,应当是各部派依据自部教化及运用的需要,而编列的次第,所以四部圣典的编排次第是各有不同。部派分裂後,再另外编集出第五部《杂藏》(《杂部》丶《小部》)的分别说部系与大众部系,都是把最後集出的《杂藏》编在四部圣典之後。

  在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传诵的五部巴利圣典,还有汉译四部『阿含圣典』(《相应阿含》丶《中阿含》出自阿难系说一切有部,《长阿含》出自分别说系法藏部,《增壹阿含》可能出自大众系说出世部)中,可以见到许多增新的部义经说,还有被修改过的传诵内容。

  如果要厘清什么是 佛陀的原说?了解什么是百年内的增新传诵?又探究出什么是部派分裂以後才有的「部派增新」与「修改的传诵」?这些问题的厘清,绝对需要针对包含「第一次经典结集」集成的《相应阿含》(《相应部》)作深入的考证与研究,否则必定无法确认这些重要问题的答案何在。

  2-2 关於《相应阿含》

  阿难系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一丶佛灭当年(387 B.C.E.)「第一次经典结集」集出『因缘』丶『食』丶『圣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道品(四念处等)』等七事相应教(修多罗),这是 释迦佛陀亲说教法的集成,也是最初的佛教教说(原始佛法)。初始集成的经说,是采取「合诵」的方式集成,也是用「忆持」的方式传诵於後世。当时僧团没有采用「固定类型的语言」来传诵集成的经说,犹如 佛陀住世时,依各地僧团的地方用语,忆持丶传诵佛陀的教导。

  二丶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时(287 B.C.E.),将「第一次结集」集成的七事相应教(即『修多罗』),还有佛灭百年间才增新而附会於「佛说」丶「佛弟子说」之『记说』当中的短篇经诵,以及护法八众所说的短篇偈颂──『祇夜』,正式的编集为《相应阿含》的原型。

  三丶佛灭後116 年(271 B.C.E.),佛教发生「五事异法」的论争,分裂为阿难系僧团与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自称上座部)丶大众部,此後分别说部丶大众部各自结集出自部的『阿毗达磨(论述)』(分别说部传诵《舍利弗阿毗昙》,大众部传诵《昆勒》)与增新的《杂部》经说,而阿难系僧团则是尽力的维持「第二次结集」集成的四部圣典,无有『阿毗达磨(论述)』及《杂部》经说的编纂。

  四丶佛灭後约250 年(137 B.C.E.),阿难系僧团有迦毡延尼子受到《舍利弗阿毗昙》的影响,写出揉杂《舍利弗阿毗昙》思想的《发智论》,改变阿难系僧团维护经说丶律戒而不弘『阿毗达磨(论述)』的立场,造成阿难系僧团的分裂,才分化为雪山部与重论的说一切有部。此後,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即从「第二次结集」时集成的内容丶型式,经历佛灭後116~250 年间的维护古说阶段,进入说一切有部再加以编纂为「具有自部论义」色彩的经说传诵,这包括了增新丶编修丶纂集,当然多少也融摄了其他部派的传诵在内。

  关於阿难系僧团的演变及分化,据真谛之『部执异论疏』说20:

  「上座弟子部,唯弘经藏,不弘律丶论二藏故。上座部说云:……律者有开丶遮,随有缘丶不定,故不可依也。毗昙则广解诸义,虽与经相应,亦有过根本者。经是根本,无开遮丶增减之过,律与毗昙竝是末,末不及本。弘本摄末,故唯弘经,不弘馀二藏也。事事依经以为规矩,经中所明教正无曲,故此部皆道德胜馀部也。」

  「从迦叶已来,至优波笈多,专弘经藏,相传未异。……至迦毡延子等,弃本取末,所说与经不相符。 欲刊定之,使改末归本,固执不从。再三是正,皆执不回,因此分成异部。」

  在隋朝吉藏着作的《三论玄义》21则说∶

  「上座弟子(指阿难系僧团,不是自称上座部的分别说部)但弘经,以经为正。律开遮不定;毗昙但释经, 或过本,或减本,故不正弘之……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谓毗昙最胜,故偏弘之。……上座弟子见其 弃本弘末,四过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移往雪山避之(後称雪山部)。」

  2-3 关於《相应部》

  分别说系传诵的《相应部》,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丶第二个阶段等同《相应阿含》,当部派分裂後则由分别说部自行编集出自部的传诵:

  一丶佛灭当年(387 B.C.E.)「第一次经典结集」集出『因缘』丶『食』丶『圣谛』丶『界』丶『五阴(蕴)』丶『六处』丶『道品(四念处等)』等七事相应教(修多罗),这是 释迦佛陀亲说教法的集成,也是最初的佛教教说(原始佛法)。

  二丶佛灭百年「第二次结集」时(287 B.C.E.),将「第一次结集」集成的七事相应教(即『修多罗』),还有佛灭百年间才增新而附会於「佛说」丶「佛弟子说」之『记说』当中的短篇经诵,以及护法八众所说的短篇偈颂──『祇夜』,正式的编集为《相应阿含》的原型。

  三丶佛灭後116 年(271 B.C.E.),「五事异法」的论争後,佛教分裂为阿难系僧团与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自称上座部)丶大众部。当时优禅尼的分别说部率先结集出自部的『阿毗达磨(论述)』──《舍利弗阿毗昙》(传说又有破斥他宗的《论事》22集出),还有增新的第五部经说──《杂部》(现称为《小部》)。除此以外,分别说部又将「第二次结集」集成的《相应部》丶《长部》丶《中部》丶《增支部》等四部圣典,加以重新纂集为「具有自部论义」色彩的经说传诵,包括了增新经篇丶纂集新旧经句丶编修经篇的分类及次第。

  四丶公元前约26 年(佛灭後约361 年),分别说部分化於锡兰岛的大寺派僧团,举行大寺派的自派结集,编集成自派(铜鍱部)的五部圣典丶《铜鍱律》及『阿毗达磨(论述)』的传诵。此时,锡兰铜鍱部传诵的的《相应部》,才形成具有自部论义形态的部派传诵。

  五丶公元後四丶五世纪,南印的觉音论师前往锡兰大寺派,将大寺派传诵的三藏改用巴利语书写传诵,这成为今日南传佛教传诵的源头。

  2-4 如何探究原始的教说

  如果要探寻 佛陀的原说,必须探究「第一次经典结集」集出之『七事相应教(修多罗)』,而『七事相应教(修多罗)』是记载在汉译《相应阿含》丶巴利《相应部》当中。由於目前的《相应阿含》与《相应部》,都是「具有部派论义」色彩的部派传诵,所以对照《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七事相应教』,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了。

  然而,只有对照目前《相应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七事相应教,找出两部经说的共同传诵,是绝对不足以完全的确定 佛陀的原说。原因是目前的《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内容,都是部派传诵的形态,不仅记载着「第一次经典结集」的集成,还包含了「第一次经典结集」後至佛灭百年间的增新,以及部派分裂以後的部派见解。两部圣典都有揉杂「部派论义」在内,并且不同部派的主张,彼此经过长久时间的竞合发展,或多或少会有相互融摄的情况,而变成共同承认丶传诵的「部派论义」。

  因此,不同部派之间的经法共说,不能等同「第一次经典结集」集出的经说传诵。除了探寻两部圣典当中『七事相应教』的共说以外,还要依据佛教发展的史实,厘清佛灭百年内的增新,各部派的自部主张及特义,以及部派之间的起承转合,才能真正明白何等经法共说是出自初始的传诵,了知何等经说共说是出佛灭百年内的增新,确认何等共说是出自部派之「部义经诵」的相互融摄。

  如果对於佛教部派的分裂与发展有确当的认识,才能在对照阿难系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及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时,经由许多同等古老经篇的显示,既可以清楚的看到经说传诵原有的共说(佛陀原说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部派」对原有传诵的改变。

  以下,列举《相应部》与《相应阿含》的经文对照,可以证明「佛陀原说」的教导,也可以发现在「部派部义」的影响下,形成了「部派传诵」与「部义经说」的事实。

  3.古老经法共说的菩提道次第

  3-1 总说菩提道次第

  关於 释迦佛陀教导的菩提道修证次第,根据阿难系说一切有部传诵的汉译《相应阿含》(误译名《杂阿含》)296,287,379 经及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因缘相应』第20,65 经丶『圣谛相应』第11 经中,都有同等的记载及说明。当年 佛陀初转法轮时,向憍陈如等五比丘教导的说法来看, 佛陀是先正觉「因缘法丶缘生法(十二因缘的集法)」,正见五阴是缘生,如是则能舍断缘生法是「常丶乐丶我丶净」的「妄见」,所谓了知缘生法则无常丶苦丶非我亦非我所,再得以明见「当已正觉因缘丶缘生,若能於缘生五阴离贪丶断爱,必能断苦」,如此明见「十二因缘的灭法」,接着明见古仙人道的「八圣道」,成就「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其次,依据「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再次第的修学「出世间八圣道」满足,正定成就,具足了「四圣谛第二转丶四行」的修行。当修学「出世间八圣道」满足,正定已经成就,即完成了无明丶贪欲丶瞋恚的断尽,成就解脱丶解脱知见,具足「四圣谛第三转丶四行」的修证。如是次第修习成就正觉丶离贪丶慈悲喜舍丶解脱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完整的修证历程就是「次第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

  这一教导的修证次第,在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296,287,785,379 经,还有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因缘相应』第20,65 经丶『圣谛相应』11 经丶《中部》(117)『大四十法经Mahācattarisaka Sutta』,都是同样的指出:

  一丶先见「十二因缘的集起(无明缘行丶行缘识……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成就正觉,正见无明丶行……老病死等都是缘生法,断除「恒常想」丶「我想」丶「众生想」丶「寿命想」丶「忌讳吉庆想」等等妄见(《相应阿含》296 经丶《相应部》『因缘相应』第20 经)。

  《相应阿含》296 经:「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缘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丶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丶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丶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多闻圣弟子,於此因缘法丶缘生法,正智善见。……若沙门丶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丶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於因缘法丶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相应部》『因缘相应』20 经:「诸比丘!缘生而有老死。诸比丘!缘有而有生。诸比丘!缘取而有有。诸比丘!缘爱而有取。诸比丘!缘受而有爱。诸比丘!缘触而有受。诸比丘!缘六处而有触。诸比丘!缘名色而有六处。诸比丘!缘识而有名色。诸比丘!缘行而有识。诸比丘!缘无明而有行。如来出世丶或不出世,此事之决定丶法定性丶法已确立。……诸比丘!何为缘生之法耶?诸比丘!老死是缘生丶无常丶有为丶灭尽之法,败坏之法,离贪之法,灭法。诸比丘!生是缘生丶无常丶有为丶灭尽之法丶败坏之法丶离贪之法丶灭法。……无明是缘生丶无常丶有为丶灭尽之法丶离贪之法丶灭法。诸比丘!此等谓之缘生法。」

  二丶再进一步的正见「不知因缘丶缘生者,即会对缘生法生贪爱」,如是则有生丶老病死的集起。若是「已正觉因缘丶缘生者,即正见缘生法则无常丶苦,对缘生法离贪丶断爱」,如是则有生丶老病死的灭尽。明白「凡集法者,悉皆有灭法」23,正知「十二因缘的灭法(无明灭则行灭丶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相应阿含》287 经丶《相应部》『因缘相应』第65 经)。此时已经如实知「五阴集法丶灭法」,得明丶断无明24(《相应阿含》256 经丶《相应部》『因缘相应』21 经丶『蕴相应』126 经)。

  《相应部》『因缘相应』12.65:「诸比丘!昔我尚未得正觉……曾作此念:此世间实陷於苦恼,生而奔向衰丶老丶死而又将再生。然却不知此老死苦之出离,实则如何得知此老死苦之出离耶?……诸比丘!然则我作是念:有何故有老死耶?缘何有老死耶?诸比丘!尔时,我依正思惟,依慧悟得生:有生故有老死,缘生而有老死。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有何故有生?……有有……有取……有爱……有受……有触……有六处?……有名色耶?……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诸比丘!是集丶是集。我於尚未闻之法丶即生眼丶生智丶生慧丶生明丶生光。……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无何故无老死,因何之灭而有老死之灭耶?诸比丘!尔时,我生正思惟,依慧悟得:无生故无老死,因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诸比丘!时我作是念:「无何故无生……无有……无取……无爱……无受……无触……无六处……无名色……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诸比丘!是灭丶是灭。我於尚未闻之法,即生眼丶生智丶生慧丶生明丶生光。」

  《相应部》『因缘相应』12.21:「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馀,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

  《相应部》『蕴相应』22.126:「於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实知有色集法。有色灭法者,如实知有色灭法。有色集丶灭法者,如实知有色集丶灭法。有受集法者…乃至…有想集法者…乃至…有行集法者…乃至…有识集法者,如实知有识集法。有识灭法者,如实知有识灭法。有识集丶灭法者,如实知有识集丶灭法。比丘!说此为明,如是为明人。」

  《相应阿含》287:「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丶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谓八圣道:正见丶正志丶正语丶正业丶正命丶正方便丶正念丶正定。」

  《相应阿含》256:「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丶灭法,色生丶灭法如实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生丶灭法,识生丶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

  三丶当正见「十二因缘的集法与灭法(见老病死如何起与如何灭,此时修行者还未解脱,老病死也还未灭)」,接着得见「能对缘生法离贪丶断爱」,就是解脱生丶老病死的古仙人道,这一离贪丶灭苦的古仙人道就是八正道。此时已经明见老病死苦丶老病死苦的集法丶老病死苦的灭法丶老病死苦灭尽的正道,已经成就「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相应阿含》287,655 经丶《相应部》『因缘相应』65 经丶『根相应』52 经),成就了「慧根」及「信根」25。

  《相应阿含》287:「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谓八圣道:正见丶正志……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於此法,自知丶自觉,成等正觉。」

  《相应阿含》655 经:「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如是於圣弟子,若圣智尚未生,则无四根之等住,无四根之安住。诸比丘!於圣弟子,若圣智已生,则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为四根耶?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是。」

  四丶当已经明见老病死苦丶老病死苦的集法丶老病死苦的灭法丶老病死苦灭尽的正道,成就「四圣 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後,即能依据「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也就是具足「慧根(四圣谛如 实知)」,摄导精进修行的「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26,也就是修习离贪丶断爱之出世间八正道,这就 是「四圣谛第二转丶四行」的修证。如《相应阿含》785 经(《中部》(117)『大四十法经』)所说:

  「圣弟子,苦丶苦思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於法,选择丶分别丶推求丶觉知丶 黠慧丶开觉丶观察,是名正见,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圣弟子,苦丶苦思 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是名正志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 圣弟子,苦丶苦思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是名正语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业是圣丶 出世间丶……是名正命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精进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念是圣丶出世间丶…… 是名正定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

  五丶当依「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摄导出世间八正道的修行,次第的修行成就出世间正定, 具足五根,完成「四圣谛第二转丶四行」的修证後,即已经完成愚痴丶贪欲丶瞋恚的断尽,成就解脱, 具足解脱知见,得身作证:「自知不受後有」。这正是「四圣谛第三转丶四行」的成就,得成就正觉丶离 贪丶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一修证次第,在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749,379 经,还有 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圣道相应』第1 经丶『圣谛相应』11 经,都是清楚丶同等的说法:

  《相应阿含》749 经:「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丶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 起正志丶正语丶正业丶正命丶正方便丶正念丶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丶瞋恚丶 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应部》『圣道相应』45.1 经:「诸比丘!以明为前,因生善法,随生惭愧。诸比丘!随明於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

  《相应阿含》379 经:「我已於四圣谛丶三转丶十二行,生眼丶智丶明丶觉故,於诸天丶魔丶梵,沙门丶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应部》『圣谛相应』56.11 经:「我於四圣谛以如是三转丶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尚未达悉皆清净时,诸比丘!我於天丶魔丶梵世丶沙门丶婆罗门丶人丶天众生中,不被称之为无上正等觉之现等觉。」

  3-2 别说菩提道次第

  3-2-1 圣慧在前摄导正道的修行

  在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655 经,还有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根相应』第52 经,都是清楚丶同等的指出「明见四圣谛的慧根」在前,摄导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的修证。

  《相应阿含》655 经:「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如是於圣弟子,若圣智尚未生,则无四根之等住,无四根之安住。诸比丘!於圣弟子,若圣智已生,则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为四根耶?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是。」

  3-2-2 先见十二因缘集丶灭法,得明丶断无明

  佛陀教导的修证次第,是先如实知见「十二因缘法丶缘生法」成就正觉,随後即明白「十二因缘的灭法」27。如当年憍陈如见法时说:「有集法者,悉皆有此灭法28。」当明见「十二因缘的集法与灭法」,就是已得法眼29丶得明丶断无明30。见南传《相应部》『预流相应』28 经丶『因缘相应』21 经丶『蕴相应』126 经,《相应阿含》846-2,256 经:

  《相应部》『预流相应』55.28:「圣弟子当止息五种怖畏丶怨雠,成就四种预流,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时,若心欲者,则自得记别,而曰:「於我地狱灭尽丶畜生灭尽丶饿鬼趣灭尽丶恶生丶恶趣丶堕处灭尽,而得预流,堕法灭丶决定丶趣向等觉。……以何为慧善观圣理,善通达之耶?……谓:缘无明生行,缘行生识,……缘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集起。又:无明无馀离灭故行灭,……生灭故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灭。」

  《相应阿含》846-2:「若比丘於五恐怖丶怨对休息,三事决定不生疑惑,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丶畜生丶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丶人往生,究竟苦边。……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如所说: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丶忧悲恼苦,是名圣弟子如实知见。」

  《相应部》『因缘相应』12.21:「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灭如是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如是如是,识之集如是如是,识之灭如是如是。……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依无明之无馀,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

  《相应部》『蕴相应』22.126:「於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实知有色集法。有色灭法者,如实知有色灭法。有色集丶灭法者,如实知有色集丶灭法。有受集法者…乃至…有想集法者…乃至…有行集法者…乃至…有识集法者,如实知有识集法。有识灭法者,如实知有识灭法。有识集丶灭法者,如实知有识集丶灭法。比丘!说此为明,如是为明人。」

  《相应阿含》256:「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丶灭法,色生丶灭法如实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生丶灭法,识生丶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

  3-2-3 先见十二因缘集丶灭法,後见八正道

  如理作意(向根源作意观察)是指正观「十二因缘的集法」成就正觉,即能智见「五阴是缘生,缘生法则无常丶苦丶非我亦非我所」,了知不知五阴是缘生者的无明者,则对五阴生贪爱,因贪爱则系着於五阴苦。接着,已经如是如实知见「十二因缘的集法」(先知法住),则能明见「若对缘生法能离贪丶断爱,就能离苦」,如是得以「明白十二因缘的灭法」,确知「确实有生死苦的集起,也确实有生死苦的灭尽」(後知有涅盘)。接着,如实知唯有对缘生法能离贪丶断爱,才能真正的离苦,所以智见「离贪丶断爱是灭苦的正道」,此谓「八圣道」。见《相应阿含》287,768 经31(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65 经丶『道相应』2 经):

  《相应阿含》287:「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丶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相应阿含》768:「佛告阿难:……我为善知识故,令诸众生修习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乃至修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

  《相应部》『道相应』45.2 经:「阿难!云何有善知识丶善伴党丶善随从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耶?阿难!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回向於舍,以修习正见;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丶回向於舍,]以修习正思惟;……以修习正语;……以修习正业;……以修习正命;……修习正精进;……修习正念;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丶回向於舍,修习正定。阿难!如是有善知识丶善伴党丶善随从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习八支圣道。

  阿难!应依此理而得知:有善知识丶善伴党丶善随从者,此悉皆为梵行。阿难!以我为善知识,故有生法之众生,解脱生;有老法之众生,解脱老;有死法之众生,解脱死;有愁丶悲丶苦丶忧丶恼法之众生,解脱愁丶悲丶苦丶忧丶恼。阿难!应依此理而知,有善知识丶善伴党丶善随从者,此悉皆为梵行。」

  3-2-4 依四圣谛的正觉,修出世间八正道

  当明见「十二因缘集法丶灭法」及「八正道」後,已经是如实明见老病死苦丶老病死苦的集法丶老病死苦的灭法丶老病死苦灭尽之道,已成就「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了。接着,即能依据「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也就是具足「慧根(四圣谛如实知)」,已能「於佛法僧净信无疑」,成就「信根」。见《相应部》『圣谛相应』18 经丶《相应阿含》420 经:

  《相应部》『圣谛相应』56.18 经:「大德!所谓明丶明者。大德!云何为明耶?云何为随明耶?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此名之明;如是者为随明。」

  《相应阿含》420:「若沙门丶婆罗门,於苦圣谛有疑者,则於佛有疑,於法丶僧有疑。若於集丶灭丶道圣谛疑者,则於佛有疑,於法丶僧有疑。若於苦圣谛无疑者,则於佛无疑,於法丶僧无疑。於集丶灭丶道圣谛无疑者,则於佛无疑,於法丶僧无疑。」

  「慧根(四圣谛如实知)」具足,能摄导精进修行的「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32。见《相应阿含》655 经:

  「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慧根(四圣谛如实知)」丶「信根」具足後,能精进的「次第修习」离贪丶断爱之出世间八正道,这就是「四圣谛第二转丶四行」的修证,也就是「慧根(四圣谛如实知)」摄导「精进根」的修习。见《相应阿含》785,768 经丶《中部》(117)『大四十法经』所说:

  《相应阿含》785 经:「圣弟子,苦丶苦思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於法,选择丶分别丶推求丶觉知丶黠慧丶开觉丶观察,是名正见,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圣弟子,苦丶苦思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是名正志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圣弟子,苦丶苦思惟,集……,灭……,道丶道思惟,……是名正语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业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命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精进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念是圣丶出世间丶……是名正定是圣丶出世间丶无漏丶不取丶正尽苦丶转向苦边。」

  《中部》『大四十法经』:「世尊乃如是曰:然者,诸比丘!如何是方便及共资助圣正定?谓正见丶正思惟丶正语丶正业丶正命丶正精进丶正念。诸比丘!由此等七支,可令资助其心一境性。诸比丘!此称共圣正定之方便,共名为资助。」

  《相应阿含》768:「佛告阿难:……我为善知识故,令诸众生修习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乃至修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

  当依「四圣谛初转丶四行」的正觉(「慧根」),成就了「信根」,再依「慧根」摄导出世间八正道的修行,也是「精进根」的修习。此时,先已明见八正道,再精进修习出世间八正道,必定不离「十二因缘集法与灭法(也说是四念处集丶灭法)」的「正念」,不失「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的「正见」丶「正智」,在六入处摄导修习离贪的「出世间八正道」。这正是 佛陀教导的「正念丶正智住」,能够「於六入处住正律仪」, 佛陀称为「贤圣法律无上修根」。见《相应阿含》622,609,282 经丶《相应部》『念处相应』2 经丶《中部》(152)『根修习经』:

  《相应阿含》622:「汝等比丘!勤摄心住,正念丶正智。……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丶视瞻丶屈伸丶俯仰丶执持衣钵丶行住坐卧丶眠觉丶语默,皆随正智住,是(名)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丶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丶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摄其心,正智丶正念。」

  《相应部》『念处相应』47.2 经:「诸比丘!云何为比丘之正念耶?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观身,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住,於受……於身……於法观法,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住。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念。诸比丘!云何为比丘之正知耶?诸比丘!於此有比丘,进退以正知而作,观察以正知而作,屈伸以正知而作,持僧伽梨丶钵衣以正知而作,饮食尝味以正知而作,大小便以正知而作,行住坐卧眠醒语默以正知而作。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知。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丶正知而住,此即我为汝等之教诫。」

  《相应阿含》609 经:「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集法观身住,随灭法观身住,随集丶灭法观身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丶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丶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丶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则无所取。是名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相应阿含》282:「缘眼丶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丶正智。眼丶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丶正智。眼丶色缘,生眼识,可意丶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丶不厌离,正念丶正智。眼丶色缘,生眼识,不可意丶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丶厌离,正念丶正智。眼丶色缘,生眼识,可意丶不可意丶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丶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丶正智。如是阿难!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於眼丶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丶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中部》『根修习经』:「世尊乃如是曰:然丶阿难!如何於圣律,为无上之根修习?於此,阿难!於比丘以眼见色已,可意生丶不可意生丶可意不可意生。彼如是证知:『於我如是之可意生,不可意生丶可意不可意生。而此是有为丶粗丶缘已生也。此为寂静丶此为胜妙者,即舍此。』於彼,已生之可意丶已生之不可意丶已生之可意不可意灭者,舍乃住立。阿难!譬如有眼之士夫开眼已而闭眼,闭眼已而开眼,恰如是,阿难!对任何人,於如是速丶於如是急,於如是容易,已生之可意丶已生之不可意丶已生之可意不可意灭,舍乃住立。阿难!以如是於圣者之律,关於眼所识之诸色,谓无上之根修习。耳……,鼻……,舌……,身……,意……。」

  先成就「四圣谛如实知」的「慧根」,才能「正念丶正智住」,在「六入处」不离「贤圣法律」的「无上修根」。这就是先具足「慧根」,才能在六入处「正念丶正智住」,修离贪的「出世间八正道」。如是对「可意」厌离不生贪,对「不可意」不厌离丶不生瞋怨,对「可丶不可意」离厌丶不厌,能够舍念丶不系着,这是「贤圣律仪」的修习,也就是「离欲解脱戒」的修习了。

  离欲!不是偏修厌离,除了修厌离,也修不厌离,而厌离与不厌离,都是对可意丶不可意的贪欲止息。如对可意的贪欲止息,即对可意生厌离,如对不可意的贪欲止息,即能不因欲求不满而瞋怨丶厌离,所以对不可意不生厌离。贪欲及瞋怨都因离贪而能「舍」,所以厌离丶不厌离也都能舍了。见《相应阿含》1170 经丶《相应部》『六处相应』206 经後分:

  《相应阿含》1170:「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相应部》『六处相应』206 经:「诸比丘!如何为摄护耶?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心不倾於可爱之色,心不背於不可爱之色,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丶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恶不善法,无馀灭尽。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触……以意识法,心不倾於可爱之法,心不背离於不可爱之法,令正念现前,思虑无量而住。又彼如实知心解脱丶慧解脱,如彼所起之护不善法,无馀灭尽。……比丘与此同理,无论任何人,其身增修丶复修正念,彼眼亦不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离於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於不可意之法。诸比丘!摄护即如是。」

  如是可知,先具足「四圣谛如实知」的「慧根」,而能成就「信根」,再精进修习出世间八正道,所谓修习「精进根」。这是住於「十二因缘集丶灭法」的「念根」,在六入处实践离贪的「贤圣律仪」,也就是「贤圣法律无上修根」。这即是 佛说的正念丶正智(或说正知)住,远贪丶断爱,修习贤圣法律。

  依「四圣谛如实知」的「慧根」(当中包含「出世间正见」,即正见离贪灭苦的八正道),次第的修习出世间正见丶正思惟丶正语丶正业丶正命丶正精进丶正念丶正定。当住於「十二因缘集丶灭法」的「念根」,在六入处实践离贪的「贤圣律仪」,正是导向离贪丶断爱,在六入处得以舍念丶不系着,具足正定的修习。见《相应阿含》655 经丶《相应部》『根相应』第52 经:

  《相应阿含》655 经:「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如是於圣弟子,若圣智尚未生,则无四根之等住,无四根之安住。诸比丘!於圣弟子,若圣智已生,则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为四根耶?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是。」

  这是清楚的指出「明见四圣谛的慧根」在前,摄导信根丶精进根丶念根丶定根的修证,次第的成就五根,这也正是「四圣谛初转四行」与「四圣谛第二转四行」的修行。简单的说,先具足圣慧,再修学贤圣律戒,最後成就出世间的正定,也就是「慧丶戒丶定」次第的修习。

  3-2-5 先断无明得慧解脱,後断贪欲得心解脱

  首先针对「如实观察五阴如何生起(如理作意)」,得正觉「十二因缘的生法(集法)」丶断无明,接着再次第的修习,得明见「四圣谛」,成就「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的正觉,具足「慧根」,成就「慧解脱」。接着,依「四圣谛」的如实智见为前导,引摄「出世间八正道」的修行,修学离贪丶断爱丶出世间的正见丶正志……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出世间八正道」的修行满足,已经离贪丶断爱成就「心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得身作证:「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後有」33。见《相应阿含》710,2,5 经丶《相应部》『蕴相应』52 经:

  《相应阿含》710 经:「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

  《相应阿含》2 经:「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应部》『蕴相应』22.52 经:「诸比丘!比丘若对色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色。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丶善解脱。」

  《相应阿含》5 经:「於色若知丶若明丶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丶想丶行丶识,若知丶若明丶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释迦佛陀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完成了正觉丶离贪丶解脱的修证,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时 佛陀除了宣称「已经成就无上正等觉之现等觉」,也宣称已成就「心解脱」,自作证:「此为我最後之生,……再不受後有」。见铜鍱部传诵的《相应部》『谛相应』11 经丶『蕴相应』59 经丶『六处相应』13 经丶『念相应』11 经:

  《相应部》『谛相应』56.11 经:「我於此四圣谛,如是三转丶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已达悉皆清净故,诸比丘!我於天丶魔丶梵世丶沙门丶婆罗门丶人丶天众生中,称之为无上正等觉之现等觉。又,我智生与见,我心解脱不动,此为我最後之生,再不受後有。」

  《相应部》『蕴相应』22.59 经:「波罗捺国,鹿野苑之因缘。……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作如是观者,则厌患色,厌患受……想……行……识,厌患者则离贪,离贪者则解脱,解脱者则生已解脱智,知:生已尽丶梵行已立丶所作已办丶不受後有。世尊如是说已,五群比丘信受欢喜世尊之所说。又说此教时,五比丘无取着,而尽诸漏令心解脱。」

  《相应部》『六处相应』35.13 经:「诸比丘!依此,余於含括天丶魔丶梵世界,於含括沙门丶婆罗门丶天人,则宣示无上正等觉。而於余起智与见:「确实余心解脱,此为余最後之生,而无再生也。」

  《相应部》『念相应』47.11 经:「舍利弗!心解脱故,我称之为大丈夫;心未解脱者,则不称为大丈夫。舍利弗!何为心解脱耶?舍利弗!於此有比丘,於身观身,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彼於身观身而住,心无所取,而由诸漏离贪解脱。於受……於心……於法观法,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彼於法观法而住,心无所取,而由诸漏离贪解脱。舍利弗!如是而心解脱。舍利弗!心解脱故,我说为大丈夫;心未解脱者,我不说谓为大丈夫。」

  如此可知, 释迦佛陀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当完成「四圣谛第三转丶四行」,所谓:「苦圣谛,已知已知出;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34,达成解脱丶具足解脱知见的时候,也正是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在 佛陀的教导中,「已经成就无上正等觉之现等觉」和「知生已尽,再不受後有」是同一件事,解脱与三藐三菩提实无有分。

  3-2-6 佛陀说慧解脱丶心解脱

  在 佛陀原说的解脱次第上,是「先断无明得慧解脱,後断贪欲得心解脱」,断无明得正觉,断欲得解脱。见大正藏《相应阿含》19,22,645 经丶南传《相应部》『蕴相应』70,89 经丶『念相应』11 经:

  《相应阿含》19 经:「佛告比丘:色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丶想丶行丶识,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相应阿含》22 经:「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脱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所以者何?爱欲断故,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尔时丶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脱,成阿罗汉。」

  《相应阿含》645 经:「於此五根如实观察者,不起诸漏,心得离欲解脱,是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丶心善解脱。」

  《相应部》『蕴相应』22.70 经:「比丘!色是止住於所染,汝於此应断欲,受……想……行……识是止住於所染,汝於此应断欲。……时……乃至……彼比丘得成阿罗汉。」

  《相应部》『蕴相应』22.89 经:「六十位长老比丘及具寿差摩,无取着而从诸漏得心解脱。」

  《相应部》『念相应』47.11 经:「舍利弗!於此有比丘,於身观身,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彼於身观身而住,心无所取,而由诸漏离贪解脱。於受……於心……於法观法,热诚丶正知丶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彼於法观法而住,心无所取,而由诸漏离贪解脱。舍利弗!如是而心解脱。舍利弗!心解脱故,我说为大丈夫;心未解脱者,我不说谓为大丈夫。」

  当已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完成了慧解脱丶心解脱的声闻圣弟子,也就已断生死的系缚,成就无上正等觉了。见南传《相应部》『谛相应』23,24 经35丶大正藏《相应阿含》402,384 经:

  《相应部》『谛相应』56.23 经:「诸比丘!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故,名为如来丶应供丶正等觉者。」

  《相应阿含》402 经:「世尊告诸比丘:於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丶应(供)丶等正觉。」

  《相应部》『谛相应』56.24 经:「诸比丘!过去世之应供丶正等觉者,如实现等觉者,皆对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未去世之应供丶正等觉者,……。诸比丘!现在之应供丶正等觉者,如实现等觉者,皆对四圣谛如实现等觉。……诸比丘!过去世之应供丶正等觉者,如实现等觉者……应现等觉为……现等觉者,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

  《相应阿含》384 经:「若比丘於苦圣谛已知丶已解,於苦集圣谛已知丶已断,於苦灭圣谛已知丶已证,於苦灭道迹圣谛已知丶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丶心)善解脱。」

  佛陀原说的修证道次弟,经由比对阿难系僧团传诵的《相应阿含》与优波离系分别说部僧团传诵的《相应部》当中的「七事修多罗(『因缘相应』丶『食相应』丶『圣谛相应』丶『界相应』丶『五阴(蕴)相应』丶『六处相应』丶『(四念处等)道品相应』)」,从当中古老经篇证知的共说,是依「因缘法丶缘生法」的正觉丶断无明为始,次第的开展了「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的修行历程,完成正觉丶离贪丶慈悲喜舍丶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直接的说,解脱的次第是「先断无明得慧解脱,後断贪欲得心解脱」,当已成就「心解脱」,即能够自身作证:「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後有」。

  依据「十二因缘的生法(集法)」为起始丶为核心,次第的如实知见「十二因缘的灭法(如何灭)」丶「八正道」,成就「四圣谛第一转丶四行」,再依明见「四圣谛」的慧眼(慧根),引摄「出世间八正道」的次第及修习,成就「四圣谛第二转丶四行」,当已经次第的修习「出世间八正道」,成就离贪丶断爱的正定,就已完成了「愚痴丶贪欲丶瞋恚」的断尽丶不起,成就解脱,具足解脱知见:「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後有」,成就「四圣谛第三转丶四行」。此时,已经具足「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的修证,成就正觉丶离贪丶慈悲喜舍丶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2-7 佛陀教导「一乘菩提道

  在 佛陀亲说的经说当中,佛陀将如实正见「十二因缘」的禅观方法──观四念处集法与灭法,称为「一乘道」。见《相应阿含》607,609 经丶南传《相应部》『念相应』1,42 经:

  《相应阿含》607 经:「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相应阿含》609 经:「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集法观身住,随灭法观身住,随集丶灭法观身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丶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丶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丶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於诸世间则无所取。是名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相应部》『念相应』47.1 经:「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丶超愁悲丶灭苦忧丶证得正理丶现证涅盘,谓四念处。」

  《相应部》『念相应』47.42 经:「诸比丘!我说四念处之集起与灭坏,且谛听。诸比丘!以何为身之集起耶?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灭坏,而身灭坏。……依触集起,而受集起;依触灭坏,而受灭坏。……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灭坏,而心灭坏。……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灭坏,而法灭坏。」

  除了「观四念处集与灭」以外,「观五阴集法与灭法」丶「观六触入处集与灭」丶「观世间集与世间灭」丶「观有身集与有身灭」丶「观食之集与灭」丶「观老死集与老死灭」丶「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丶「观四圣谛(初转)的苦谛丶苦集谛丶苦灭谛」,都是修习「观十二因缘集与灭」的各种不同说法。

  佛陀教导「听闻正法(即学因缘法)」後,应当探究「老病死如何起」?这称为「如理作意」,也就是追根究底的探寻丶观察「老死的因缘」。依据「如理作意」为主轴,为了远离老死的苦恼,修习「观四念处集与灭」的念觉分,进而次第的开展择法觉分丶精进觉分丶喜觉分丶猗觉分丶定觉分丶舍觉分,即是 释迦佛陀教导成就正觉(明)丶离贪丶慈悲喜舍丶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一丶完整的禅修次第。见《相应阿含》810,727,743 经丶南传《相应部》『入出息相应』13,14 经丶『觉支相应』8,13,20,54经:

  《相应阿含》810 经:「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丶解脱满足。」

  《相应部》『入出息相应』54.13 经:「阿难!於入出息念定之一法修习丶多修者,则四念处圆满;对四念处修习丶多修者,则七觉支圆满;对七觉支修习丶多修者,则明丶解脱圆满。」

  《相应阿含》727 经:「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择法丶精进丶喜丶猗丶定丶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唯精进修习丶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应部》『觉支相应』46.8 经:「友舍利弗!比丘应知於内如理作意,如是善升起此七觉支,以资於乐住。」

  《相应部》『觉支相应』46.13 经:「诸比丘!如是比丘,生起七觉支时之先驱丶前相者,为如理作意。」

  《相应部》『觉支相应』46.20 经:「诸比丘!修习丶多修七觉支者,则资於一向厌患丶离贪丶灭尽丶寂止丶证知丶等觉丶涅盘。以何为七耶?念觉支丶择法觉支丶精进觉支丶喜觉支丶轻安觉支丶定觉支丶舍觉支是。」

  《相应阿含》743 经:「善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丶无嫉丶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充满;四方丶四维丶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丶无嫉丶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

  《相应部》『觉支相应』46.54 经:「云何修习慈心解脱?若修习者,则趣於何丶以何为最胜丶以何为果丶究竟於何耶?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回向於舍,以修习慈俱行之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修习慈俱行之舍觉支。……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回向於舍,以修习悲俱行之念觉支……乃至以修习悲俱行之舍觉支。……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回向於舍,以修习喜俱行之念觉支……乃至修习喜俱行之舍觉支。……於此有比丘,依远离丶依离贪丶依灭尽,回向於舍,以修习舍俱行之念觉支……乃至以修习舍俱行之舍觉支。」

  因此,由如实观察「十二因缘」丶如实正见「十二因缘」的念觉分为前导,次第的修证具足择法觉分丶精进觉分丶喜觉分丶猗觉分丶定觉分丶舍觉分。修七觉分的过程,也是渐次的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达成解脱丶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 佛陀丶声闻弟子共行无异的「一乘道」。见《相应阿含》733,435 经:

  《相应阿含》733 经:「佛告比丘;「所谓觉分者,谓七道品法。然诸比丘!七觉分,渐次而起,修习满足。……若比丘内身身观住,彼内身身观住时,摄心系念不忘,彼当尔时念觉分方便修习,方便修习念觉分已,修习满足。满足念觉分已,於法选择丶分别丶思量,当於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方便已,修习满足。如是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如内身身观念住;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当於尔时专心系念不忘;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如是住者,渐次觉分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相应阿含》435 经:「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等),非顿无间等。……若有说言:『於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於彼苦集圣谛丶苦灭圣谛丶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

  如是次第的修习七觉分,次第成就「四圣谛三转丶十二行」,即能具足正觉丶离贪丶慈悲喜舍丶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修证次第及成就,是「无师自觉」的 佛陀,或是「闻法正觉」的声闻圣弟子,都同样而无差别,所以称为「一乘道」,也就是正向丶等向於解脱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一乘菩提道」。

  「比丘!於色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丶应丶等正觉。如是受丶想丶行丶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丶应丶等正觉。比丘!亦於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36)。如是受丶想丶行丶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比丘!如来丶应丶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比丘白佛:「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丶应丶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於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丶应丶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丶(阿)罗汉差别。」


【注释】

  1.见《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八:大正藏 T28 p.585.1-25~p.586.1-3

  2.见《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九:大正藏 T28 p.652.1-1~3

  3.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九:大正藏T24 p.407.2-17〜p.407.3-4 见《瑜伽师地论》卷八五;参大正藏T30 p.772.3-9~28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丶二者中阿笈摩丶三者长阿笈摩丶四者增一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丶二丶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

  4.见《摩诃僧祇律》卷三二:参大正藏T22 p.491.3-16~20

  5.见《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十:参大正藏T22 p.191.1-23~28

  6.见《四分律》卷五四:参大正藏T22 p.968.2-18~22

  7.见《毗尼母经》卷四:参大正藏T24 p.818.1-15~29

  8.见《铜鍱律》『小品』第十一 五百犍度:参南传大藏经 第四册 p.384-14~385-3

  9.见南传《中部》第四品『牧牛者大经Mahagopalakasuttam』:参台湾元亨寺出版 南传大藏经 「诸比丘!言此比丘彼等多闻而通阿含,持法丶持律丶持智母之比丘。」 见大正藏《中阿含》196 经卷五十二:参大正藏 T1 p.755.1-10~23 「阿难!若多伴助者,持经丶持律丶持母者。」

  10.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参大正藏 T24 p.408.2-10~23 「摩窒里迦……所谓四念处丶四正勤丶四神足丶五根丶五力丶七菩提分丶八圣道分,四无畏丶四无碍解丶四沙门果丶四法句丶无诤丶愿智及边际定,空丶无相丶无愿丶杂修诸定丶正入现观及世俗智,苫摩他丶毗钵舍那,法集丶法蕴,如是总名摩窒里迦。」

  11.见《阿育王传》卷四:参大正藏 T50 p.113.3-3~8 「尊者迦叶作是念:我今当自诵摩得勒伽藏!即告诸比丘:『摩得勒伽藏者,所谓四念处丶四正勤丶四如意足丶五根丶五力丶七觉丶八圣道分,四难行道丶四易行道丶无诤三昧丶愿智三昧丶增一之法丶百八烦恼丶世论记丶结使记丶业记丶定慧等记。诸长老!此名摩得罗藏。」

  12.见《阿育王经》卷六:参大正藏 T50 p.152.1-14~19 「摩诃迦叶复思惟:我等自说智母。是时迦叶语诸比丘:『云何说智母?谓四念处丶四正勤丶四如意足丶五根丶五力丶七觉丶八正道,四辩丶无诤智丶愿智,悉皆结集。法身制说寂静见等,是说智母,乃至大德迦叶已结集法藏。」

  13.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九:大正藏T24 p.407.2-17〜p.407.3-4 见《瑜伽师地论》卷八五;参大正藏T30 p.772.3-9~28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丶二者中阿笈摩丶三者长阿笈摩丶四者增一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丶二丶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

  14.见《摩诃僧祇律》卷三二:参大正藏T22 p.491.3-16~20

  15.见《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十:参大正藏T22 p.191.1-23~28

  16.见《南传大藏经》精藏的编排:参台湾元亨寺出版 汉译南传大藏经

  17.见《四分律》卷五四:参大正藏T22 p.968.2-18~22

  18.见《毗尼母经》卷四:参大正藏T24 p.818.1-15~29

  19.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九:大正藏T24 p.407.2-17〜p.407.3-4 「此苏怛罗是佛真教。复作是言:『自馀经法,世尊或於王宫丶聚落丶城邑处说,此阿难陀今皆演说,诸阿罗汉同为结集。但是五蕴相应者,即以蕴品而为建立;若与六处丶十八界相应者,即以处丶界品而为建立;若与缘起丶圣谛相应者,即名缘起丶(圣谛)而为建立;若声闻所说者,於声闻品处而为建立;若是佛所说者,於佛品处而为建立;若与念处丶正勤丶神足丶根丶力丶觉丶道分相应者,於圣道品处而为建立;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於八众品处而为建立);此即名为相应阿笈摩。若经长长说者,此即名为长阿笈摩;若经中中说者,此即名为中阿笈摩;若经说一句事丶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为增一阿笈摩。』尔时大迦摄波告阿难陀曰:『唯有尔许阿笈摩经,更无馀者』。」

  20.见『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参 大正藏 第70 册 p.463.1-24~p.463.2-12

  21.见《三论玄义》:参 大正藏 T45 p.9.2-22~29

  22.见『岛王统史』第七章:参台湾元亨寺 1997 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第65 册 p.53-7 ~13 见《大王统史》第五章:参台湾元亨寺 1997 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第65 册 p.186-14〜187-13 见《善见律毗婆沙》卷二:参大正藏 第24 册 p.684.1-25〜p.684.2-14

  23.见南传《相应部》『谛相应』SN56.11 经:参台湾元亨寺出版 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六》p.314 「世尊如是说示已,五比丘欢喜丶信受於世尊之所说。又说示此教时,具寿憍陈如生远尘离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灭法。」

  24.见大正藏《杂阿含》256 经;南传《相应部》『蕴相应』22.126 经 见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12.21 经 见大正藏《杂阿含》846-2 经;南传《相应部》『预流相应』55.28 经

  25.见大正藏《杂阿含》655 经;南传《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 见大正藏《杂阿含》845 经;南传《相应部》『预流相应』55.28 经丶『根相应』48.53 经

  26.见大正藏《杂阿含》655 经;南传《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

  27.见大正藏《杂阿含》287 经;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12.65 经

  28.见南传《相应部》『谛相应』SN56.11 经:参台湾元亨寺出版 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六》p.314 「世尊如是说示已,五比丘欢喜丶信受於世尊之所说。又说示此教时,具寿憍陈如生远尘离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灭法。」

  29.见南传《相应部》『预流相应』55.28 经;大正藏《杂阿含》846-2 经 见南传《相应部》『蕴相应』22.90 经;大正藏《杂阿含》262 经

  30.见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12.21 经 见南传《相应部》『蕴相应』22.126 经;大正藏《杂阿含》256 经

  31.见大正藏《杂阿含》287 经;南传《相应部》『因缘相应』12.65 经 见大正藏《杂阿含》768 经;南传《相应部》『道相应』45.2 经

  32.见大正藏《杂阿含》655 经;南传《相应部》『根相应』48.52 经

  33.见大正藏《杂阿含》710 经 见大正藏《杂阿含》749 经;南传《相应部》『道相应』45.1 经 见大正藏《杂阿含》785 经;南传《中部》(117)『大四十法经』

  34.见大正藏《杂阿含》379 经

  35.见南传《相应部》『谛相应』SN56.24 经:参台湾元亨寺出版 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六》p.329~330

  36.参《杂阿含》Ā855丶257丶710经:见四圣谛丶断无明者是慧解脱,此即是须陀洹的证量。由於断无明者,正知五蕴无常丶苦,而於五蕴生厌丶离欲,故於五蕴不妄取是我丶我所,此即「行灭」,亦令「识不住於名色之缘」,则无有未来世六入生,如是得於五蕴灭尽丶不起丶解脱,而离贪欲丶心解脱者,才是阿罗汉。由於 佛陀及阿罗汉在五蕴离欲丶解脱上,是等同一致,所以问 佛陀与阿罗汉慧解脱的差别为何?这是指 佛陀与阿罗汉在见四圣谛丶断无明上,也就是在正觉上, 佛陀与阿罗汉有何差别?所以 佛陀说两者的差别,佛陀是「未曾闻法,能自觉法」,而阿罗汉是「受教而觉」。因此,阿罗汉慧解脱是指「阿罗汉之正觉」,不是单指阿罗汉,慧解脱是指见四圣谛丶断无明。

  此外,本经在提问时,是问佛陀与阿罗汉慧解脱的差别,但在答覆问题却是说如来丶阿罗汉差别。因此,提问时,问佛陀与阿罗汉慧解脱的差别,经句当中的「慧解脱」也有可能是出自「後世的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