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卡提那节」庆典法工法澄学法心得分享——沐恩三十四年

2023年11月8日      31次
分享

      我常想:佛经中那只在百千万劫中浮沉的盲龟,突然值遇浮木的孔洞,且能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时,它应该会死命的攀住浮木,再也不愿缩头离开了吧?我比那只超级幸运的盲龟还更幸运,1989年大师父刚开始讲授因缘法不久,我就遇见了大师父。之后的三十四年,我就一直「死命」的跟随大师父,在大师父的谆谆引领下,学习 佛陀正法,沐恩于法的光明中。

      在遇见大师父之前,虽然心向佛法,但我只阅读过坊间一些「因果报应」的书,对于「什么是佛法」完全一窍不通。第一次听大师父授课,我眼睛一亮,震撼到无以复加,原来佛法如是庄严、如是精妙、如是慈悲,我深深的被吸引住了。但我仍必须老实承认:三十四年的漫长时光,我一直不改初衷的追随大师父,最重要的缘由并不是法义的精妙庄严,而是我被大师父这个人的言行、作为、风骨、情操所深深感动。

      三十四年来,我所见到的大师父是不停的到处说法传教,竭尽心力的为民众释疑解惑。大师父一向气管不好,但即使罹患严重的支气管炎,依然忍着病痛,一边剧咳,一边说法,一刻也不停歇。2005年,大师父药物中毒,全身浮肿脱皮,脸部肿胀成黑褐色,两眼无法睁开,举步维艰,命在旦夕,我到内觉禅林探望,见道一、谛严、明证三位尊尼轮流守护,为大师父熬煮汤药,喂食大师父,须臾不离。师徒间浓厚的恩情道义,令人感动深深!大师父见我忧心得泪眼婆娑,还反过来安慰我,要我别难过,说他一定会好起来,因为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三十四年来,只要不是说法或接众的时间,我所见到的大师父总是孜孜矻矻的伏案写着教化人心的文章;或研考精微,致力于还原佛陀教法的工作。为了工作而彻夜不眠、而废寝忘餐,对大师父而言乃是家常便饭,即便是搭飞机或乘车,大师父也是持续不懈的写作。三十四年来,为 佛陀圣教之开展与复兴,大师父真是倾毕生之力舍命以赴。

      三十四年来,大师父强调「远离俗念,戮力实践,老实修行」的学风。大师父及僧团师父们都严守 佛陀的戒律,刻苦自励,既不受取、不积蓄、不使用钱财,也不用净人。除经律、钵、具、袈裟及少许文具、贴身衣物外,身无余物。开教之初,跟随大师父学法者较少,供养亦少,内觉禅林的冰箱里经常空无一物;大师父带着道一尊尼和谛严尊尼全省托钵游化那段日子,过着有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何处的生活,也曾经遇过只托得一包泡面,三人分着吃的情况。但是大师父及僧团师父们依然安贫守道,为传续 佛陀圣教而无怨无悔、而乐此不疲、而勇猛精进。

      三十四年来,大师父对学众一直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或温言暖语的劝慰,或诚恳笃实的教诲,或严肃端直的训勉,或疾言厉色的责备……但大师父说出口的一定是视彼时因缘而响应的利人利众的真实语。也因为大师父从不去呼应人们内心的欲望,讲一些信徒爱听却言不及义的话,因此,三十四年来,我看到很多真心学法的佛弟子;也看尽了信徒们的来来去去,甚至有些人蒙受大师父的深恩,却又谩骂诋毁大师父。但大师父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了传续 佛陀正法,大师父那股强劲的意志力和梅树般的铮铮铁骨,如巍巍的高山矗立,岂是风、岂是雨所能撼动?

      大师父曾说过:「世上的聪明人做成功的事,而厚直的人、觉醒的人做感动人的事。」大师父也曾说过:「中道僧团的僧众们身上一毛钱也没有;但是我们有一条命。」三十四年来,我看到大师父及僧团师父们一直在做感动人的事,他们的那「一条命」一直在辉煌的燃烧,只为了在苦难的人间,点燃一盏一盏的灯,点亮一个一个新的生命!

      我其实是个懦弱、羞怯、爱幻想、不务实际兼又感情用事的女子。但学了佛法之后,我整个人大大的改变了,我不再感情用事,面对事情时,我会冷静的思考、理智的面对,我会努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后勇敢的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不再害怕挫折,也不耽溺于美好,因为「任何的挫折,只是当时的处境,不是人生的困境;任何的美好,只是生活的过程,不是一生的收成。」我也不再幻想,我知道「耕耘现在,胜于坚持期待」,因为「有!是实情;无!是心情。」我终于体悟:「人不因生活的际遇而庄严,因坦然承担而庄严」;亦了知:「花不只在精致的花盆里方能绽放;墙角边,人烟绝迹的荒野里、乃至垃圾堆中,只要因缘具足,亦能绽放。而花的绽放不是为了要给人家观赏,不是为了任何理由,但是只要处在花周遭的人,都自然的能看到它的美丽,能闻到它的芳香。」总之,佛法让我渐渐的看清自己的盲点错谬,也让我的人生越走越勇健踏实。2003年从教职退休后,我更是全心投入佛法的修学和写作,因为我深知:佛法是最彻底的生命教育,祂能帮助人们远离苦厄,并且活出庄严、活得平安。

      我深深的觉得我是超级幸运的佛弟子,因为三十四年前,我就遇见了大师父!之后,因为「感动」而追随;因为「感动」而砥砺自己要好好学习;因为「感动」而督促自己也必须尽一己之力,做能做、当做的事。三十四年来,深深的感恩大师父,让弟子一直沐恩于法的光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