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教少有年轻人参与?
为何佛教徒多有消极、厌世的生活态度?
为何信佛人普遍有日渐弱化、边缘化的问题?
为何学佛人普遍有「修佛与现实生活无法结合」的困境?
什么原因造成昌盛、伟大的佛教趋向分歧、没落?探知 释迦佛陀的教法及本怀,务实回应世间的必需,正是挽救佛教的根本方法。
十九世纪初
国际学术界藉由史迹、文献、考证,开启「追溯佛陀本怀」的运动!
二十世纪初
汉传显教 太虚大师
为了改正偏向死亡、鬼神、庸俗的中国佛教,
提出:人生佛教
主张佛教应以「人乘」为根本,重视人生教育。
认定「法界圆觉」是佛法的究竟,依「真如」为人生佛教的宗本。
二十世纪中叶
初期菩萨道 印顺导师
受到太虚大师的启发
引据《增壹阿含》: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提倡:人间佛教
又兼及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考证,追溯佛法的源流。
提倡《阿含经》的研究,揭示〈七事修多罗〉是原始佛教经诵。
认定「性空唯名」是佛法的究竟,依「性空」为人间佛教的宗本。
太虚大师、印顺导师
前后经约八十年推动佛教的革新,
为佛教、社会产生正面、可贵的影响。
台湾佛教有识之士多受其影响。
二十世纪末
原始佛教 随佛禅师
受印顺导师研究启发
依经典史献的考证、辨正为方法
探究〈七事修多罗〉的原始教义,追溯佛陀本怀
二十一世纪初
还原隐没近两千三百年的原始经说教法
修正部派佛教讹误,
还原佛陀的经法、禅法、圣道次第及一乘圣果。
确证「因缘缘生」是佛法真实义,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是菩提道次第,
揭示「缘起四谛为本」的人间佛教
佛法的真实义
必须契合普世需要: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
解决问题要正知:问题缘由之生、灭
开展人生要正知:成功缘由之生、灭
度越烦恼要正知:烦恼缘由之生、灭
正见困难的生、灭,正见解决之道,修道,度越问题及烦恼,正是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缘起、四圣谛,正是契合佛陀本怀及普世需要
达成:契合真实佛法,体现开展人间生活与修证菩提的一致性
如此才能挽救日趋衰亡的佛教
体现 佛陀之佛教即是真正的人间佛教
至此
国际佛教学界长约两百年的佛法探源
华人佛教界近约百年的自救运动
两者结合在
原始佛法的还原、显现
人间佛教百年三部曲的发展
体现在佛陀的佛教──
缘起四谛的人间佛教
凡是务实的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
必定是重视此时、此处、此人、此因缘的倾力现前
如此的佛教
必是
现前关怀的人间佛教
息苦利世的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
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增壹阿含》: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随佛禅师:
佛陀是人间正觉的佛陀;
佛法是务实解决问题的佛法;
僧团是显现佛法、利益世间的人间僧团;
佛教是健全人间的人间佛教。
开悟!不是成为圣人、伟人,是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