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阿含》768经,教导我们修行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然而,如果你认真问自己,将会发现,其实你内心一直想着要「得」――得智慧、得神通、得福报。师父告诉你,因为心态如此,你势必「得到」大烦恼。你一定会经历痛苦,因为你的心态与修行的旨趣不相应。
修行解脱是「舍」,是「远离迷惑、贪欲、瞋恚」,非是「得智慧、得解脱」,无有智慧让你可得;解脱指的是「舍弃贪、瞋」,非是「得解脱」。
努力修行是必要,但千万不要有太多的自我期许。自我期许或是发愿都是内心深处的想要「得」,自我期许越高,欲求相对越高,内心就越在意自己的表现,患得患失,陷入挫败、得意忘形、嫉妒的情绪纠结当中。你内心想要「得」,却因此「得痛苦」。
诸法「缘生」,非「愿生」,不符合因缘,发愿也无用,耕耘缘起,方有成功的可能。什么应当为、什么不应当为,以智慧善抉择。应当为者,倾力做此事的缘起;不应当为者,倾力避免彼事的缘起。
不以得失心处事,只是尽力做现前当做、该做、能做的事,所以你晚上好睡得很,此即解脱之道。你时时刻刻住于正念、正智,行于正道,你已走在解脱的道路上,解脱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整理自2016年5月31日,随佛禅师于「因缘观与疗愈忧苦」课程的部分开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