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一般人,或是学习佛法的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人生的人。凡是生活在现实人生的人,必然要每天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更必须处理人事的纠结、烦恼。
活过此生,不论是否信佛、学佛,不论是利己或利人,都是要善用一生的岁月,努力于「问题更少,生活更好,远离烦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
根据汉译《相应阿含》及巴利《相应部》当中古老〈七事相应教〉的教导,佛法的主轴在「因缘法」及「四圣谛」。缘起法、四圣谛的精义,即是在「解决问题」,唯有务实解决问题、消除困难,人生才能够开展,方可度越生活的内外烦恼。
如何解决问题,开展人生?
向外依赖,等待奇迹,祈祷赐福,都不是务实、正确的方法。佛陀教导人们,必需安住于「苦如何起?苦如何灭?」的缘起正念,正见顺、逆、成、败都是缘生法,不是固定如此,也不是自己如是。若是消除、转变造成问题、困难的因素,问题及困难即可改变或消除:如果促进开展生活的因素,必可开展人生。
如何度越烦恼?
度越人生的烦恼,也是要依照缘起的智觉。身心及人生都是缘生法,既不是固定如此,也不会是随心所欲,更只有经历而无法拥有。若不自觉世间的真实,不具备诸法缘生的正见,面对现实却产生无谓、无可实现的贪求、渴爱,必然要忧悲恼苦。若要度越忧恼,必当时时安住于因缘的正念,不离缘生的正智见,远离脱节缘生现实的渴求,必可度越烦恼、消除忧苦。
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除了需要时时住正念、正见,更需要精进、不放逸的实践。因此,正觉之后,需要「精勤实践」,否则只是知道如何度苦,却无法真正的度苦。
倾力当前,是实践的力度!
若要时时住正念、正见,以及精勤实践,唯有「倾力当前」。倾力当前的住正念、正见及精勤实践,是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的支柱。
舍断烦恼,即是解脱!
汉译《相应阿含》729经提到:「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向于舍,修习念觉分……舍觉分。」
汉译《相应阿含》768经、巴利《相应部》〈道相应〉3经共同提到:「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向于舍,修习正见……正定。」
汉译《相应阿含》749经:「若起明为前相……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已解脱愚痴、贪欲、瞋恚;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解脱!必是舍断愚痴、贪欲、瞋恚。
舍断愚痴、贪欲、瞋恚!必需修习具足正定,或是定觉分。
修习具足正定,必需先要具足「五阴是缘生法;若有贪则有苦,如离贪则断苦」的正见。
具足「缘生」的正见,必要先如实知见因缘法,得明、离无明。
若要「如实知见因缘法,得明、离无明」,必须修习「正念」!
解脱的要件,是要舍断烦恼,放下愚痴、贪欲、瞋恚。
解脱!绝不是放下一切的什么都不做。
若要舍断烦恼,绝不是「修习放下」,应当是「实践八正道」!
实践八正道,即是要「明为前相」!
明为前相、修习八正道,即是「时时住于正念、正见,倾力当前的实践」。
若是倾力当前,自然会放下「脱节当前」的人事及作为,务实的解决问题、开展人生!
若是倾力现前的住于正念、正见,当能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向于舍的实践正道,成就解脱。
唯有倾力当前,方能放下解脱!
随佛禅师依据古老经说佛法,开显「倾力当前,放下解脱」的真实义。
2-1 人生的现实及道路
不论是一般人,或是学习佛法的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人生的人。
凡是生活在现实人生的人,必然要每天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更必须处理人事的纠结及引发的种种烦恼。
必然如此,必需如此,无法不如此!
活过此生,不论是否信佛、学佛,不论是利己或利人,都是要善用一生的岁月,努力于三件根本课题:1.解决问题;2.开展人生;3.度越烦恼。
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问题更少,生活更好,远离烦恼」。
2-2 佛陀教法相应人生的现实及道路
根据「第一次结集」集成的〈七事相应教〉,即目前汉译《相应阿含》及巴利《相应部》当中古老〈七事相应教〉的共说,佛法的主轴在「因缘法」及「四圣谛」。
「因缘法」是教导苦如何生起?苦如何灭尽?指出「苦生、苦灭」的真相。
「因缘法」加上「苦灭正道」,即是四圣谛。
因缘法、四圣谛的精义,即是在「解决问题」,是在远离困难及苦。
唯有务实解决问题、消除困难,人生才能够开展,方可度越生活的内外烦恼。
如何解决问题,开展人生?
向外依赖,等待奇迹,祈祷赐福,都不是务实、正确的方法。佛陀教导人们,首先必需安住于「苦如何生起?苦如何灭尽?」的缘起正念。
其次,若是住于缘起正念,即可发现顺、逆、成、败都是缘生法,具足「缘生」的正见。
其三,若是具足「缘生」的正见,当可明白身心及人生的顺、逆、成、败,都不是固定如此,也不是自己如是。
困难、苦只是当前一时!若是消除、转变造成问题、困难的因素,问题及困难即可改变或消除。反之,如果促进开展生活的因素,必可开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