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国家、民族的定位与功用(五)

2022年1月26日      88次
分享

      ◎ 在现实的佛教发展史上,佛法的传播过程,是不断的回应民众的心理需求,并且发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信仰。

      ◎ 教育是佛法的宗旨,辅助教育的推展才是佛教信仰的真正目的,两者都是「以人为本,利人为务」。

四、教育、信仰是合作互补

      (……接上期)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传扬佛法的教化者必需面对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当然也要面对「务实、实际的教育是无法满足人心之无 限需求」的现实。因此, 佛法的传播过程,传教者为了引摄更多民众接受佛法的教育,不得不善巧的回应民众的心理需求,随着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差异,权巧的施设各种希望、理想与信仰,给予民众心理的安乐与依靠。在现实的佛教发展史上,佛法的传播过程,是不断的回应民众的心理需求,并且发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信仰。

      因此,佛法的目的是教育,在教化的过程中,是为了让引摄民众接受教育,也为了让民众可以暂时获得心理的安乐与抚慰,而善巧的施设各种希望、理想与信仰,并发展出各种不同特色的佛教信仰。

      教育是佛法的宗旨,辅助教育的推展才是佛教信仰的真正目的,两者都是「以人为本,利人为务」。

      学习、传扬佛法,不能受限于佛教信仰,也不可排斥、拒绝佛教信仰;信仰、传续佛教,不能迷信、受制于佛教信仰,必需尊重与维护佛法的 传续。学佛法要尊重佛教,信佛教要维护佛法。
      虽然佛法与佛教信仰在本质上有着重大的差别,但是佛法与佛教的实际目的,同样是为了人类的利益,都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 的道路上,佛法与佛教信仰是互不替代,也是两不可缺。

      学法者与信教者必需看清真正的重点在「以人为本,利人为务」,双方才能避免「以自为重」的本位主义,远离无益的对立与分裂,并且可以相辅相成的传续佛法、利世利人。

——随佛禅师  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