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机会碰到许多的善知识,并且受到可贵的启发,但是少有人能让火光维续下去。
在过往与人相处的岁月中,我们都曾获得启发和触动,但往往一转身,难得的启发和触动却被搁下了。这好比在黝黑的暗夜里,划亮一根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似乎看到了什么,受到某种启发和感动。但是往往在随后不久,火光又熄灭在黑暗中。
人的一生是如此不断的在生活经历中,点亮火光却随之熄灭,很少人能够把握短暂、微弱的柴火,点燃熊熊的大火,照亮黑暗、温暖更多的人。
对人生的发展来说,生活的态度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追寻正觉、解脱之人,必得对生命有兴趣、重视生命,才会不断的寻觅内在醒悟的道路。这种人面对生活历程中的光亮,才会珍惜其中之启发与感动,进而再前进与度越。
在禅修当中,各人有各人的认识及体会,每个人看到、想到与感受的都不一样,因为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经验。
若是了解于此,应当如何活用在现实生活?
生活经验的可贵是在自知,自知于如何处世待人,却无法作为评定人生、世界的绝对标准。评定!可以有事实的根据,但是现前的事实只在当前的因缘中,根据的事实必是现前的真实,却不是现前的「唯一事实」。不主观评定的原因,不是出自道德,而是智慧;予以评定的理由,不是智慧,而是因为现前的事实。
人生太多纠结的仇怨与痛苦,多少是肇因于主观的评定及绝对的认定,进而导致不当的发展。譬如:「某人即是如何!」这往往出自个人主观的见解而已!许多的认知与评定,只是生活经验的记忆观点,但是过往经验的认识实际是不能描述现在。现在!是必须重新的确实认识后,才能时时有新、现前如实知的面对。然而,面对的依然只能是现前而已!
记得过去有一种白胶纸与黑色胶片合订的万用簿,可以在白胶纸上用胶棒写字、画图,胶纸与黑色胶片受胶棒压力而黏合,即可呈现出字样与图形。特别之处,是在写后只要一掀胶纸,因胶纸与黑色胶片黏合而呈现的字和图,即可随之不见。
人生要能够像万用簿,既能写上,也能够消掉。若写上却不能消掉,人生的负担太重;若写了却写不上,人生离幸福太远。因为人被旧有的想法、经验所占据,虽然活着,却无法再接受美好的新经验。反之,活在当前却无法体验当前,如此的人生,幸福离得很远!
活着!即在现前;火光!正闪耀在当前。
——随佛禅师 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