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久了,难免有些事情会不顺心或不舒心,这当然是正常也很平常,不需要放大去处理,一昧地用情绪去解读。可以先冷静下来,让自己好好的想一想:「这个人在我生命的旅程里带给了我什么?」或者换个角度想:「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个人,会怎么样呢?」
人与人相处,最怕的便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求顺自己的心、符自己的意,如若不然,便认为那是不好的事情。实则,那是一种人格上的偏差与缺陷,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认知模式。为何说是人格偏差呢?世界如此森罗万象而多元,怎么可能要求事事尽如己意呢?不觉得那是在找自己和别人的麻烦吗?学会去面对各种多元不同的事情反而才是正途!
中国人有「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谚语,意思是:这个世间有许多很不错、很妥善的事实存在,它们各有其道理与妥善性,但却不是我们已认知、经验、习惯的范围,甚至与我们的认知、经验、习惯相左。当遇到这种不是我们认知、经验、习惯的范围,甚至是相左的事实时,虽有它的道理与妥善性,由于我们不习惯,便妄言断定它们不好。
佛法是生命教育,第一堂课教的便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每个宗教开宗明义宣讲的主题一定是关于:这个世界怎么来?生命是怎么回事?例如,圣经便告诉世人:「起初,神创造天地」、「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同样的,奥义书、六师外道的第一堂课也是如此。
我们是怎么认识生命与现实世界的呢?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是依着这个认识论,知道该「如何面对周围的世界?如何面对当前人生?如何回应这个世界?如何关怀生命?」并且,「在面对与回应这个世界的过程时,产生成功或失败、快乐或痛苦,或者不知如何是好的烦恼时有所依循。」
佛法是生命教育,从事生命教育或生命关怀时,首先需要确立的是认识论,认识论帮助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与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对待自己与对待这个世界。生命教育的内容,包含「如何面对?如何对待?如何回应?」,以及「当一个人这么面对、对待、回应以后,产生成败、得失、顺逆、苦乐的效应时,需要如何处理?」
面对自己与面对周围世界、对待自己与对待周围世界时,观察自己的心态与作为是什么?进而依着认识论来调整自己。不可以用在家的方式,或者自己习惯的方式,若是如此,所学的佛法在我们身上等于没有发挥作用。
「缘起」告诉我们,这是个多面、多样、多元的世界,如果我们所面对的是在既有的认知、经验、习惯范畴以外,或者和以往的认知、经验、习惯相左,便径自认为不好,如此,是我们自己认知不成熟,以及心理有偏差。有这种错误认知模式的人,如果是一般的贩夫走卒,了不起就是自己与家人不得安宁;如果是掌权者,不合己意、不顺己心便是错,那全天下人岂不是要被整死了?那是贻害社会与国家!
佛法是生命教育,它的内容也是文明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做为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别人,不要影响到别人,一定要有这个素养。例如,道路驾驶红灯停、绿灯行,用路人彼此尊重行路的权利与行路的需要,是互相尊重的生活表现。又例如,停车时,不随便停在人家门口或店门口,因为考虑到人家门口的出入或做生意的问题。
一个人生命之路如果要走的宽、走的广,认知模式一定要符合这个现实世界的实况;面对、回应这个世界的方式,也要能符合如下的认知:「社会是缘生法,是多面、多样、多元的呈现,不要看到与我们不同的,或跟我们相左的,直接就认为对方不好、有错。正如,玫瑰有开花的时节与空间,蔷薇也有开花的机会,面对生命更是如此,不能只尊重自己却不懂得体恤他人!」
※本文由书记组整理自2022年4月18日随佛禅师于中道禅林对僧众开示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