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觉分统贯佛陀一代圣教

1. 总说道品

  中道禅法,就是七菩提支。在此为大家说明:如何借着七菩提支的禅法来统贯佛陀一代的圣教。

  佛陀的教法,一般称为十二因缘、八正道、四圣谛、三十七道品,对吗?十二因缘跟八正道合起来即是四圣谛。四圣谛有三转、十二行,所谓的三转:初转是见法悟八正道;二转是精进修出世间的八正道;三转则获致离贪断爱的解脱,以及具备解脱知见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四谛三转、十二行,也就是所谓的菩提道次第。

  根据古老的经典纪载, 佛陀所讲的道品是什么呢?有四正勤、四念处、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圣道分。而在许多的修行上,我们也曾经听到无常、苦、无我,或者所谓的慧解脱、心解脱,或所谓的慈、悲、喜、舍,对吧?可以说相当的多。后世的佛弟子,平心讲,听了这么多的东西,觉得每一样都很好,也每一样都想学,都想成就,可是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打从部派佛教以来,佛弟子对修行的道次第跟所谓的修行方法都不甚了解,许多人对三十七道品的理解是很片段、很分散的。很多人是这样想的:七菩提支跟八正道是两种不一样的修行法门,八正道归八正道,七菩提支归七菩提支;五根、五力这两个大概比较接近,但可能是另外一个法门;而所谓四正勤、四念处、四如意足,那肯定是不一样的。甚至,在早期的佛教界还有人流传:如果要修大神通,一定要修四神足,这是专门修神通的。听过这个说法吗 ?许多人误以为三十七道品,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所提出的不同的修行方法,这是很大的误解。

  事实上, 佛陀教导的完整禅法就是七菩提支,不是五根、五力,不是四念处、四正勤,也不是八正道、十二因缘。但七菩提支这个禅修次第,如何在禅修的过程里,统贯 佛陀教法的全部?在此将详细解析。

2. 念菩提支

  七菩提支的第一个是念菩提支,念菩提支讲的就是「观四念处集法、灭法」。我们可在《相应阿含》的609经及南传《相应部》念处相应的第42经找到根据。巴利圣典《相应部》念处相应的第42经如是言:「比丘们!我将教导四念住的集起与灭没,你们要听! 比丘们!什么是身的集起?从食集而有身的集起;从食灭而有身的灭没,从触集而有受的集起;从触灭而有受的灭没,从名色集而有心的集起;从名色灭而有心的灭没,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这段经文是记载 佛陀讲四念处之集起与坏灭。四念处指的是身、受、心、法,但这个「心」在古意里面其实不是指心,是指「识」。四念处说的是观身、受、心、法的集法跟灭法。再看《相应阿含》的609经:「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是名四念处集,四念处没。」如是「随集法观身住,随灭法观身住,随集、灭法观身住」,这是身观念处;「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受住」,这是受观念处;「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灭法观心住」,这是心观念处;「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灭法观法住」,这是法观念处。从这段经文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四念处一直在强调观集法与灭法,观集法与灭法,即是观十二因缘。

  2-1.五阴与六处

  事实上,这念菩提支有九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观四念处的集法跟灭法,第二种说法是观色、受、想、行、识五阴的集法、灭法,第三种说法是观六触入处的集法、灭法。

  很多人看到这里,内心不免有些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啊?五阴归五阴,六触入处归六触入处,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呀?」在佛法里面色、受、想、行、识是怎么说的,很多佛弟子学了一辈子都搞不清楚。师父也坦白跟你们讲,其实我学习佛法的前十二年,我亦是搞不清楚的。为什么?没人教啊!而且翻阅了佛教典籍著作,几乎没有人在讲这个。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是再怎么孤陋寡闻,我在佛门里也四十年了呀!我不曾听过,碰到的佛弟子也几乎都搞不清楚。照理来讲,这是任何一个佛弟子刚入佛门的前三个月就应该被教会的呀!如果不知道这个,听佛法根本是听不懂的,只能记住名相,无法理解它是什么意思。所以现在我再讲一遍,请仔细听,因为这个不懂,禅修时,你就一定不会观的。

  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据这六根的活动分别说是六入处:眼、色为缘生眼识,这个叫眼入处;耳、声为缘生耳识,这个叫耳入处;其他的以此类推。六根缘六境生六识,分别是眼入处、耳、鼻、舌、身、意入处。根与境为缘生识,三者具足简称为触。这个触就有六触:眼、色、眼识三者具足,代名词叫眼触;耳、声、耳识三者具足叫耳触;鼻、香、鼻识三者具足叫鼻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六触,通通都是代名词(但这个代名词跟身根所缘的触境是不一样的。身根所缘的这个触境是指具体的现实,这个具体的现实就是我们身体的触觉反应,包括酸、麻、冷、热、痛、痒、粗、细、滑、涩、轻、重、紧、松、干、湿,这些通通都叫做身根所缘的触境),它是虚的。所以当你听到眼触,事实上指的是「眼、色为缘生眼识」。

  也许有人会问说:「既然是个代名词,为什么要这个代名词?」师父跟你讲,这是 佛陀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用的,十二因缘在讲生死轮回怎么发生,这是整个佛教里面最核心的教法,没有了十二因缘,整个佛教全部都要瓦解。十二因缘只要一讲错、一学错,你所学的佛教就已经不是 释迦牟尼佛的佛教。为什么呢?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讲因缘法,除了佛教外,世间没有任何的宗教讲因缘,这是佛法的特色。所谓的行善、布施、利人……等,那是任何宗教都讲的,只有因缘是我们佛教独有的。因缘法是佛教的核心教法,事实上是不容易理解的。两千四百年前, 佛陀在世的时候,多数的佛弟子是没读什么书不认识字的。诸位现在很了不起呀!眼睛能够读懂这些「符号」,知道它的意思,你以为两千四百多年前大家都有像你这种魔法师的能力吗?你可知道文字在古代是被视之为有魔力的呀?文字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文字本身被视之为是有魔力的。为什么有魔力呢?一群不认识字的人,他要把他的意思让你知道,一定得亲口讲给你听,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他的意思呢?但一个认识字的人,将自己的意思写在一个地方,那种符号,不认识字的人根本完全看不懂是什么;但另外一个认识字的人一看,马上就知道那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形对一个不认识字的人来讲,他会认为这是魔术啊!否则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意思?对于不认识字的人来讲,他对文字是崇拜的。 佛陀时代那么多的佛弟子根本不认识字, 佛陀怎么教这一群人?而十二因缘──生死轮回怎么现起,又是这么复杂,要不要给他们一个口诀背背啊?而这个口诀是不是越简单越好、越容易背越好?所以你必须有一个认识:佛教的这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只是个口诀,为的是让每个佛弟子都能琅琅上口。

  但是十二因缘这个口诀真正的意思,事实上要一连串的解释。好比讲无明,那无明是什么?不是没智慧,就是无明;要解释无明,其实要引用很多的经篇、很多的教导,才会知道 佛陀说的无明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什么叫无明缘行?记得刚入佛门时,第一次看到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我真是很纳闷:「没有智慧,然后会走路?」「行」不就是走路吗?我纳闷地看了老半天,「为什么没有智慧,会导致众生走路呢?」我搞不懂呀!「行缘识──走路了以后会有识」,这是什么东西啊?诸位想想,一般人怎么看得懂呢?望文生义而不解其意啊!实则,十二因缘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口诀,能够解读这些口诀的,一定要对 佛陀的教法相当的娴熟。如果没有很娴熟,这个口诀对你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在场有很多的老同修,听师父讲过好几遍经说里面的十二因缘,你们听了以后有没有恍然大悟?它的意思跟你想的完全都不一样,跟现在佛教界流传的也大大的不同,是不是?问题就在这儿。「眼、色为缘生眼识」,你会不会觉得很长?所以 佛陀就用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叫做眼触。两个字就解决啦!再者,如果人家问你:为什么会有「受」?正统的说法如下:「眼、色为缘生眼识,因视觉的生起产生了受。」这是不是要念很多?但有了口诀后只要讲「因触而有受,因触而有想,因触而有行」,不就简单多了?

  请看《相应阿含》第41经,对应经典是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蕴相应的第56经。经中如是说:「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所以有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什么?受!那为什么会有受?经文跟你说:「触集是受集」。那眼触指的是什么?眼、色为缘生眼识。耳触指的是什么?耳、声为缘生耳识。想也一样啊!想有六想,哪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那为什么会有想?经文跟你说:「触集是想集」。那行呢?行有六思身,有六个,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这是色、受、想、行、识的行,又叫做思。而触集是什么集?行集。但这通通都是口诀啊!

  从眼触入处来讲,眼、色为缘生眼识,这个叫眼入处,三者具足叫做眼触,眼触是代名词。依这个眼触而有什么?受、想、行。《相应阿含》41经的经文讲五阴,可是介绍五阴的时候,却先讲「触集是受集」、「触集是想集」、「触集是行集」……等等,开始讲因缘法了。明明跟你介绍五阴,可是要介绍的时候还是回到因缘法去讲。诸位法友一定要记得啊!如果你这一生想了解佛法的深意,把你烧成灰,你都要记住一件事,佛法里面教你想什么、讲什么、看什么,通通由哪里出发?因缘法。只要讲佛法,一定都离不开因缘法;只要离开因缘法讲任何东西,通通跟佛教没关系。

  五阴是怎么说的呢?眼触入处的色阴指的就是眼根和色境;眼触入处的识阴指的就是眼识;然后眼、色、眼识三者具足代名词叫眼触,依这个眼触有受、想、行阴,所以合起来有五阴。那么眼触入处的受阴指的是什么?必须说依眼触所生的受,不可以只讲受,为什么讲依眼触所生的受呢?受是指感情,代表这受是对视觉所起的情感活动。耳触入处呢?耳触入处就是耳、声为缘生耳识。耳根跟声境归色阴;耳触入处的识阴指的是听觉。那么耳、声为缘耳识生,三者具足代名词叫耳触,依耳触起受、想、行。这时候耳触入处有几阴?五阴!还是五阴!可是这时候,耳触入处的色阴就不是眼、色了,是耳朵跟声,这时候耳触入处的识阴就不是眼识,是耳识。现在耳触入处的受阴是什么呢?是耳触所生的受。眼触所生的受跟耳触所生的受差别在哪里?眼触所生的受,这种感情活动是依视觉而起的;耳触所生的受,这个感情活动是依听觉而起的。一个是对视觉的情感活动,一个是对听觉的情感活动。其他的类推。想与行也是如此。所以,每一触入处有几阴?五阴。每一触入处的五阴彼此相同吗?通通都不同。眼触入处的受想行,是对眼识、对视觉所起的情感、记忆、想法跟决断;舌触入处的受想行是对味觉所起的情感、记忆、想法跟决断。而眼触入处的色阴是眼跟色,舌触入处的色阴是舌头跟味……。色阴不同,识阴也不同。所以,五阴总共有六组,而且通通都不一样。

  2-2.观生法、灭法

  当我们在说五阴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在说六触入处。说六触入处是因缘的说法,说五阴是分类的说法。所以,当我们要观五阴的时候,在现实的禅修上是从六触入处来观的,而不是直接观五阴。请大家看《相应阿含》的276经,对应经典是巴利圣典《中部》的「教难陀迦经」,经中如是言:「于五受阴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当观集、灭,于四念处当善系心住七觉分。」讲的是什么呢?于五受阴当观生与灭,那是观什么呢?就是观五受阴的集法跟灭法,不是观剎那生剎那灭。再看《相应阿含》的第103经,对应经典是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蕴相应的第89经。这段经文讲到:「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文中亦强调「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与灭」。

  许多人一听到五阴的生与灭,就联想到现在佛教几乎都在讲的「剎那生、剎那灭」,事实上从头到尾就没有「剎那生、剎那灭」,那个不是佛法,是部派佛教时代祖师们自己提出来的见解,最早出现在部派佛教的论著,这种观念和语言,不在早期的佛经里面。此外,我们根据西元前一世纪,也就是佛灭后大概三百年左右,印度有一本着作,是印度四大论师之一的世友论师所写的『十八部论』,在汉译的大藏经里面有这本论,它有三个译本,由鸠摩罗什翻译的,名叫十八部论;由三藏真谛所翻译的,叫做『部执异论』;后来唐朝玄奘大师又再翻译一遍,就叫做『异部宗轮论』。台湾一般的佛学院,多数用的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异部宗轮论』。但是玄奘大师的译本不见得很好,只是他的用词跟我们这个时代的用词比较接近一点,事实上有些内容跟早期的翻译有点出入。譬如提到佛教部派初分裂时的分派,玄奘大师就多加了一个犊子部,这是添加的说法,必须三个版本对照以后才知道。这三个版本在大藏经里面都有收录。世友论师这本『十八部论』,讲的就是西元前一世纪印度部派佛教各个部派的情形。特别的是那个时代,大乘菩萨道还没有出现,佛教还没有所谓的大乘菩萨道。当时佛教就只有印度的部派佛教十八派。而锡兰岛的那一派叫做大寺派,所以,印度本地有十八派,加上锡兰岛的大寺派,实质上是十九派,但是世友论师没有把锡兰岛的大寺派写进来。但是锡兰岛这一派,跟印度的十八派里面的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基本上是同出一系。

  这本论里面就提到所谓的剎那生灭的这个说法,你可以从这本论里面,看到十八个部派中,有些部派提倡「剎那生灭」的观念,而有些部派则对「剎那」的观念反对到底!所以对「剎那」的这个理论,部派佛教时代,佛教界并没有共同的意见。

  大乘菩萨道的出现有三个阶段。从西元前一世纪率先出现的是般若经的思想,讲一切诸法皆空,空无自性,讲一切诸法如梦如幻不可得,不讲「剎那生剎那灭」,般若中观的体系是反对「剎那生剎那灭」的思想的。大乘菩萨道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西元四世纪源自于北印度喀什米尔的唯识学派,讲依他起性、遍计所执、圆成实性,世间的现起是依他起依他灭,才有接受「剎那生剎那灭」的思想。到了五世纪以后,讲所谓真如本心,一切唯心造,一切心法所生,由心所现,现实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不讲「剎那生剎那灭」。所以不要以为大乘佛教都讲「剎那生剎那灭」,大乘佛教有些讲,有些是不讲的;部派佛教亦如是。「剎那生剎那灭」的思想在佛教的派系里面一直都没有共同的意见。所以不要以为「剎那生剎那灭」是佛法,它从头到尾就不是佛法!

  佛教讲的生灭,是五阴的生与灭,内容是五受阴的集法跟灭法,于五受阴应如是观生与灭。请看巴利圣典《相应部》因缘相应第21经第二个经诵。谓 佛陀「具足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大众中「转梵轮,济度众生」。 佛陀讲的是什么法?五阴的集法跟灭法。那五阴的集法、灭法的详细的内容是什么?「此有时即彼有,此生时即彼生。此无时即彼无,此灭时即彼灭。」第三个经诵:「即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第四个经诵:「依无明之无余,依离贪灭乃行灭,依行灭乃识灭……如是此为全苦蕴之灭。」这个就讲十二因缘。所以讲五受阴的集、灭法,指的就是十二因缘法。所谓观四念处的集与灭,观五蕴的集与灭,其实通通都在讲观十二因缘。而观五受阴的生与灭,基本上就是叫你观五阴的集跟灭,就是教你观十二因缘法。不要再说五阴「剎那生剎那灭」了,那是没有的事。

  回到《相应阿含》276经:「于五受阴当观生、灭,于六触入处当观集、灭。」我们就知道观五受阴的生与灭,就是观五阴的集法、灭法。要从哪里开始观?六触入处!从六触入处观集与灭,因为每一触入处都有五阴。实质上,这讲的就是观十二因缘。那么在道品里面,观十二因缘就是观四念处集与灭。修十二因缘观后,才次第起七觉分。

  2-3.念菩提支的各种说法

  念菩提支的第四种讲法是什么呢?观世间集与世间灭。这根据《相应阿含》的第262经,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蕴相应的第90经,这段经文是这么说的:「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世间是指五阴、六触入处,所谓的观世间集与观世间灭,其实就是观十二因缘。观十二因缘的集与灭,又叫做「中道禅法」,这是 佛陀的说法。为什么观十二因缘叫做「中道禅法」?因为如实观生死轮回如何起,你就不会以为「在生死当中,一切都是虚无」;无的是「我」,因缘有没有?有!就不会起断灭见。如实正观生死轮回是「此无故彼无」的灭尽,你就不会误以为「生死业报虽然有,但生死业报不能改,反正有生一定有死,了生脱死不可能」;不!了生脱死是可能,因为生死虽然是有不是无,可是生死是「此有故彼有」,所以也必然「此无故彼无」。只要断其生死的因缘,生死就可以断,所以了生脱死可不可能?可能!所以有寂灭涅盘,知道吗?如是,才不会起世间有见。为什么叫世间有见?以为生死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动。为什么这个叫「中道禅法」?因为观十二因缘的集与灭,不会对生死轮回起断见、常见,所以称为「中道禅法」。因此,念觉分的第四个说法,讲的就是观世间集与世间灭。

  念菩提支的第五种说法叫「观有身集与有身灭」。为什么叫做有身集与有身灭呢?《相应阿含》第71经:「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

  因为念觉分是观四念处的集与灭,也就是观五阴的集与灭,而「有身」是指五阴。所以,「观四念处的集与灭」、「观五阴的集与灭」、「观六触入处的集与灭」、「观世间集与世间灭」与「观有身的集法、灭法」,都是讲同一件事。特别要记住:观五阴就是观有身;实修入处在六触入处;道品叫做观四念处的集与灭。

  念菩提支的第六种说法是「观食之集与食之灭」。《相应阿含》第371经与南传对应经典的《相应部》因缘相应第11经中, 佛陀如是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麁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这段经文是说:有四种食物滋养众生,滋养众生的什么?生死业报,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令众不能脱离这个世间。哪四种食物呢?第一个叫粗抟食,第二个叫细触食,第三个叫意思食,第四个叫识食。底下还有这一段:「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食灭,食灭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所以,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食灭则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在这篇经文当中说出六入、触、受、爱……等等,一看就知道在讲十二因缘。所以,念菩提支的第六个说法,即是观食之集与食之灭。

  念菩提支的第七种说法,则是观老病死集法、老病死灭法。这一看就知道,都是在讲十二因缘啦!

  念菩提支的第八种说法是四神足「欲、勤、心、观」的「观」,亦即观断行成就如意之神足。「欲、勤、心、观」指的是什么?「欲」就是增上欲,指对于断生死轮回要起精进增上欲学。 佛陀一直强调:「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起增上欲学,修无间等。」无间等就是正观,对四圣谛如实知。四圣谛就是讲断生死轮回、成就菩提的正道,有四谛三转、十二行。所以,四神足的第一个「欲」,不是指爱欲、情欲,是指对断生死轮回要起增上欲学的意思;第二个叫做「勤」,「勤」即是精进,应当精勤于正道的修行,导向于解脱,导向于生死轮回的灭尽;第三个叫「心」,佛教讲心解脱,「心」指的就是正定,这个正定就是指八正道的成就;还有一个叫作「观」,观断行成就如意之神足,如实正观世间集与世间灭,这个「观」指的就是观十二因缘。

  但是,整个四神足「欲、勤、心、观」这个排法,基本上,师父认为是被改造过的。根据古代的修行道次第,四神足的「欲、勤、心、观」,它正确的次第,应该是「观、欲、勤、心」。「观」是观十二因缘,这要摆在第一个;「观」了以后,就知道「缘生法则无常、苦、无我」,当你了解「缘生法则无常、苦、无我」,你这时候就见法了;见法了以后,你就知道离贪断爱可以朝向解脱,这时候,你应该起增上欲学,修无间等,朝向胜妙出离;接着,要「勤」,所谓「勤」,即是精进修出离世间、离贪断爱的正道;最后是第四个,叫作「心」,亦即是离贪断爱成就正定的解脱,这才是正统的四神足的次第。但是后来,部派佛教将无明从最先断,改成最后断,所谓观断行成就如意之神足的「见法」,被拿到四神足的最后面,这是有问题的。

  「五根」所出现的问题,和四神足亦有雷同之处。所谓「五根」,我们现在叫「信、进、念、定、慧」,事实上,慧根应该摆在最前面。这些在次第上都是被偷偷乾坤大挪移过的。部派佛教以来,五根都是「信、进、念、定、慧」这样念,实则,「慧、信、进、念、定」才是正统的次第。《相应阿含》655经如是说:「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 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 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 定根者,当知是四禅。 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乃至……。」这里说到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而「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而这五根的功德以慧为其首。《相应阿含》287经中就如是记载: 佛陀未正觉的时候,先探究老病死怎么起,紧接着,了知老病死怎么灭(观十二因缘的集与灭〉;然后看到了古仙人道──八正道。十二因缘与八正道合起来叫作四圣谛第一转。有了四圣谛第一转,就叫做慧根。慧根之后方是信根,因为这时成就对佛、法、僧的净信不动摇,成就所谓的须陀洹,真正的说法是「慧解脱」。紧接着是精进修离贪断爱的八正道,这是精进根。在哪里离贪断爱?对因缘生的五阴要离贪断爱。五阴在哪里表现?六触入处。所以要对缘生的五阴离贪断爱,得在六触入处用功。这时候,在六触入处要住于正念,叫做念根。然后在六触入处离贪断爱,成就正定,叫做定根。所以五根正统的次第是「慧、信、进、念、定」,而不是把慧根挪到最后。

  再看南传的圣典,《相应部》根相应第52经:「如是于圣弟子,若圣智尚未生,则无四根之等住,无四根之安住。诸比丘!于圣弟子,若圣智已生,则有四根之等住,有四根之安住。以何为四根耶?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是。」巴利圣典讲得更清楚,慧根在哪里?在前嘛!慧根(圣智〉生了以后,才有「信、进、念、定」。所以慧根一直在前面,现在大家习惯讲「信、进、念、定、慧」,因为被挪动了。

  再者,我们现在讲的「贪、瞋、痴」,事实上应该叫做「痴、贪、瞋」。为什么我们一直念「贪、瞋、痴」呢?还是同样的问题,部派佛教把无明最先断改成无明最后断了。修行是明(慧根〉在最前面,也把它挪到后面去了。这一直是部派佛教以来的问题。

  念菩提支的第九种说法,是「观四圣谛第一转的苦谛、集谛与灭谛」。《相应阿含》第379经―转法轮经,还有巴利圣典《相应部》圣谛相应的第11经,都是讲四圣谛有三转,第一转是见法以及悟八圣道,「观四圣谛第一转的苦谛、集谛与灭谛」,就是根据这个。《相应阿含》第287经与《相应部》因缘相应的第65经,讲的就是四圣谛的第一转,大意如下: 佛陀说他自己在还没有成正觉的时候,独一静处,精进地禅观,起了一个正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探究老病死为什么会起?为什么会有老病死?于是「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正思惟就是如理作意,无间等就是正观、如实地观察。起如实观察以后, 佛陀怎么说呢?「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接着,「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这时候就是修十二因缘观。 佛陀未正觉之前怎么修?观十二因缘,如理作意,探究老病死怎么起。然后 佛陀就看到了所谓老病死怎么起的因缘法,了解「何法有故老死有」了。接着第二步,「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 佛陀探究老病死怎么灭,于是「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起正观:「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这般层层深入的观察,就看到了「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等等,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集与灭。然后紧接着就看到了古仙人道,所谓古仙人道,指的就是八圣道。

  佛陀看到了老病死怎么起,接着看到了老病死怎么灭,然后看到了灭除老病死的正道,所谓的古仙人道──八正道, 佛陀接着说:「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这个就是讲四圣谛。四圣谛扣除八正道,在见古仙人道之前,就是见十二因缘的集法跟灭法。十二因缘加八圣道,合起来就叫做四圣谛。四圣谛有三转,而念觉分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四圣谛第一转的苦谛、集谛跟灭谛,不包含八正道的道谛。苦谛就是老病死,集谛就是老病死怎么起,灭谛就是老病死怎么灭。所以,念觉分的第九个说法,就是四圣谛第一转的苦谛、集谛跟灭谛,也就是十二因缘的集与灭。

  总而言之,念菩提支共有九个说法:第一种是观四念处的集与灭;第二种是观五阴的集与灭;第三种是观六触入处的集与灭;第四种是观世间集、世间灭;第五种是观有身集、有身灭;第六种是观食之集、食之灭;第七种是观老病死集、老病死灭;第八种是四神足的观断行成就如意之神足;第九种是四圣谛第一转的苦谛、集谛、灭谛。虽说有九种,事实上 佛陀教导的禅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观十二因缘集、灭」。如果不清楚,会以为有九种修行法门。

  2-4.念菩提支的修证成就

  念菩提支修行的成就,是什么呢?是得明、断无明。什么叫明,什么叫无明?南传《相应部》蕴相应126经如是说: 「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实知有色集法;有色灭法者,如实知有色灭法;有色集、灭法者,如实知有色集、灭法。」在「受、想、行、识」的观法,也是同样的说法。如实知五阴的集法、灭法,这个叫作明,又叫作明人。所以,修念菩提支,观十二因缘的集与灭,修证的成就是什么?得明,断无明。因此,慧根在前抑是在后?在前!所以要先起圣智,得明、断无明。

  「得明,断无明」以后呢?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预流相应的第28经如是说:「圣弟子当止息五种怖畏、怨雠,成就四种预流,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时,若心欲者,则自得记别,而曰:「于我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而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什么是圣弟子「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呢?经文如是说:「于此有圣弟子,对缘善作意,而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观察的重点,正是十二因缘的集法跟灭法,这就是成就念菩提支。这个时候明了没有?已经明了!因为这就是对五受阴的集、灭法如实知。五受阴的集、灭法不就是十二因缘吗?《相应部》因缘相应的第21经讲的就是这件事啊!所以,须陀洹见十二因缘,得明断无明。

  念菩提支修行的成就,第一就是得明、断无明,第二是成就四不坏净,亦即成就信根:对 佛成就净信,对法、僧成就净信,持受并成就能发三摩地(Samadhi)之戒(圣戒成就〉。第三是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种怖畏仇怨。第四就是地狱、恶鬼、畜生三恶趣永尽,永远不再堕恶趣。这时候,对声闻弟子来讲,就是成就「慧解脱」(后世称为须陀洹),也叫做正觉。断什么烦恼呢?「断常见,断身见,断疑」,因为了解「缘生法则无常,缘生法则苦,缘生法则非我,亦非我所」。简单讲,就是断除「常乐我净」的妄见,亦可讲是断常见、断我见,我见就是身见;还有断疑,因为对佛法僧成就净信,疑永断。所以,念菩提支很重要呀!

3. 择法菩提支

  七菩提支的第二个就是择法菩提支,或叫作择法觉分。在场的女众,你二十几岁的时候,选择要嫁给那个人,那是不是选择?是!但那不叫择法菩提支。红黄白绿,不管你选哪个颜色,统统归向于苦啊!在场的男众也一样,茉莉花也好,夜来香也好,牡丹也好,玫瑰也好,不管你挑哪朵花,全部都会枯萎,也归于苦,所以不叫菩提支。不管你怎么选择,择来择去都都在轮回里。我们现在择法,要朝向于灭苦、解脱,这才叫作菩提支。那为什么有智慧朝向于苦灭、证菩提的这个选择呢?因为有念菩提支,已经得明断无明,正觉了!得法眼了!法眼一开,眼睛亮不亮?亮啊!那路看得到没有?看得到啊!

  前面提过,念菩提支断什么烦恼?无明!还有断对佛法僧的疑惑。那么这个时候,你为什么能够做出朝向于苦灭、朝向于菩提的抉择呢?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知道缘生法无常、缘生法苦。南传巴利圣典《相应部》蕴相应第102经如是说:「如何修习无常想?如何多修习者,永尽一切欲贪……乃至……永断一切我慢耶?此是色,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受……想……行……识之集,此是识之灭。诸比丘!如是修习无常想,如是多习者,永尽一切欲贪,永尽一切色贪,永尽有贪,永尽一切无明,永断一切我慢。」这里说的是「如何修习无常想」,无常想不是直接观无常,而是观五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处在六触入处。这一点,师父每次上课都一再强调,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这个?因为这是现在佛教界禅观的一个大毛病。部派佛教以来,把得明、断无明拿到修行道次第的最后面;但原始佛法修行的道次第,第一步是见因缘法,得明、断无明,然后才知道缘生法无常,断常见,知道缘生法无我,断身见(断我见)。

  《相应阿含》296经就指出 佛陀正觉的修行方法,就是修因缘法及缘生法。 佛陀说:「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缘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 佛陀如是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所以, 佛陀是怎么成就正觉的呢?见因缘法跟缘生法。绝对不是看星星,也绝对不是一贯道讲的「悉达多修了六年苦行,不能正觉。最后,坐在菩提树下,无极老母来点化,才成就正觉。」这真是满嘴乱放炮,莫名其妙!道教也曾经说老子跑到印度去点化悉达多成佛,这都是自编的伪说,一点根据都没有。

  《相应阿含》296经的第二段经文如是说:「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智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指没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告诉我们,过去世是因缘生的五阴,未来世也是因缘生的五阴,现在世也是因缘生的五阴。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因缘生的五阴。那五阴是不是我?不是!见因缘法、缘生法的多闻圣弟子,不会把过去世因缘生的五阴当作是我,不会把未来世因缘生的五阴当作是我,不会把现在世因缘生的五阴当作是我。所以不会说过去世的「我」怎么样,未来世的「我」怎么样,现在的「我」会当如何,不在「我」上面绕着转。但缘生的五阴有、没有?有!缘生的五阴是不是「我」呢?不是!

  《相应阿含》296经最后一段如是说:「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这段经文就针对佛教以外的修行者而言。意思是:如果佛教以外的修行者,如沙门(指苦行外道)、婆罗门这些人,有凡俗见(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忌讳吉庆见)的系着,如果见了因缘法跟缘生法,这四种凡俗见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断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这就名之为多闻圣弟子。因为他们已经「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诸位法友!如果要断我见、断常见,是直接修无「我想」、无「常想」?还是要先观因缘法、缘生法?当然是先观因缘法、缘生法!

  3-1.如何契入无常、非我

  大家要了解:了知无常、无我,不是直接观无常 无我,是从观因缘法入手。因为无常指的不是现实,我们不能指着现实的任何东西,说这个是无常,这样的说法是错的;你可以说这个是因缘生。凡是指现实的一切,都要说它是因缘生。无常是指我们观念上对「常见」的舍弃;无我是指我们观念上对「我见」的舍弃。所以无常是指舍弃「常」的错误知见,无我是指舍弃「我」的错误知见,无常、无我指的是错误观念的断除。那实际的现实是什么?实际的现实是因缘与缘生。我们一般常讲一切都是无常,当你说这话时,就以为无常即是现实的一切。所以许多人认为:「现实既然是无常的,那么观现实,就是观无常呀!」这是一个很大的的混淆,把无常当作现实,叫你如实观察的时候,你当然就是修无常观啦!因为你认为现实就是无常。

  事实上,现实不是无常的,现实是缘生;现实为什么是缘生?因为在因缘中显现。所以,禅观的时候,得观因缘,才能了知现实是因缘生。佛教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百分之九十的法师只要一讲禅修,就教你观无常;一教打坐,就教你观无我。师父我刚开始学禅修时,就教我要观空、无我,老实讲,我怎么观都没办法空、无呀!怎么看都是有呀!可是师父们都一直讲无啊、空啊!所以就觉得自己业障实在太重了。现在我想请问诸位:「再怎么观,皆是有,正常不正常?」正常呀!所以 佛陀如是说:「如实正观世间集,则不生世间无见。」你不会把因缘业报当作无嘛!对不对?所以有没有?有!那怎么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当然也是「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世间是因缘生,怎么观当然都是有,观也观不到「无」嘛!「无」是在哪里无?应当是在观念上把「常乐我净」的见解丢弃。现实不是无常、无我,无常是断「常见」,无我是断「我见」。切记!切记!

  七菩提支的第二个是择法菩提支。第一个念菩提支已经观了因缘法了,明白缘生法无常、苦、非我亦非我所。既然知道五阴是缘生法,缘生则无常、苦、非我亦非我所。那请问你一件事,你打算怎么样?应当对缘生之法(五阴)应当离贪、断爱! 请看《相应阿含》749经,对应经典是南传《相应部》道相应的第一经,经中如是说:「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以明为前相」,明指的是什么?见因缘法!念菩提支成就得明 断无明,明了以后,能生正见。

  佛陀经由四圣谛的正觉经过,就记载在《相应阿含》287经,说出 佛陀未成正觉的时候,先探寻老病死怎么起,然后看到了十二因缘的集法;紧跟着探寻老病死怎么灭,就看到了十二因缘的灭法。接着,看到了古仙人道,这个古仙人道称为八圣道。

  八圣道是什么呢?请看《相应阿含》 768经:「纯一、满净,具梵行者,谓善知识。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故,令诸众生修习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经中所谓的修行,都是指八正道的修行。八正道的每一个修行都在讲「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为什么八正道都在讲「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呢?因为见八正道之前,先要得「见集法、灭法」的明;得「见集法、灭法」的明,即知道缘生法无常、苦、非我;既然知道缘生法则无常、苦,那么对缘生而不是「常乐我净」的五阴,当然就会做出「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抉择。这就是对因缘法、 缘生法正知、善见以后,做出正向于断贪、解脱的抉择,而这个抉择就会导向灭苦。

  为什么对缘生法生贪爱,则有苦的系缚?因为诸法缘生,缘生则无「常」、非「我」,这是缘生法的现实,不能拒绝,犹如有逼迫性,所以称为「苦」。那什么叫缘生则无常呢?师父一直强调,因缘即是影响的意思;缘生就是在影响中发生。凡是在影响中发生的一切,会在影响中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 不能拒绝,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影响中。并且重要的是:凡是在影响中发生的,发生的也是影响。好比诸位现在听师父上课的声音,是不是在影响中发生?是!那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受到影响了,对不对?那影响的有没有一样?不一样,统统都不一样。这时候,耳、声为缘耳识生,耳声、耳识具足叫耳触,依耳触起受、想、行。请问诸位:你的五阴有没有影响?有啊!所以在影响中发生的,发生的也是影响。

  再看师父手中的滑鼠,每个人的视觉、记忆、想法皆不一样!在影响中发生的,发生的是什么?左边看的是圆的,右边看的是扁的;这边看的是平的,那边看的是凸的;这边认为是美的,那边认为是丑的。你说发生了什么,怎么说都是道理,但都不是真理;那事实是什么?是发生了影响!影响了之后,是变还是不变?变!而且变个不停;那能不能自己决定自己?不行!能不能决定它?也不行!所以我们说缘生法则无常、非我、非我所;并且这些事情不能拒绝,此谓之苦。在这情形之下,如果我们对这个缘生法生贪爱,那请问能否成办?不能!肯定没办法成办。没办法成办,却又爱,那结果呢?除了苦以外,还是苦呀!当我们明白了这样的事情,会起什么正见?生起「于五阴当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正见!如是你就有了七菩提支的第二个择法菩提支。这在八正道里叫正见生起,就是见「离贪断爱的八支圣道,乃灭苦的正道」,又叫择法菩提支。这时你就见了古仙人道。

  3-2.择法菩提支的修证成就

  那择法菩提支的修证成就,是什么呢?择法菩提支就是对缘生法,起离贪、断爱的正见。依这个正见开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八正道明见。那择法菩提支的证量是什么呢?具足四圣谛第一转的正觉,证量还是「慧解脱(须陀洹)」。《相应阿含》845经就如是说:「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休息,三事决定不生疑惑,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畜生、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相应阿含》845经又提到「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如实知见贤圣正道」是什么呢?谓:「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圣道如实知见。」另有二篇经文亦提到「圣道如实知见」,《相应阿含》846经是这么说:「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在《相应阿含》846之次经则是说:「何等为圣道如实知见?谓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这是指出须陀洹见了十二因缘,也见了八正道,合起来叫做四圣谛如实知!所以,念菩提支成就是「慧解脱(须陀洹)」,择法菩提支的成就也还是「慧解脱(须陀洹)」!

  前面提过:念菩提支成就是断身见和疑(对佛、法、僧的疑惑),而择法菩提支成就是断什么?断戒禁取。什么是戒禁取的妄见呢?就是「什么样的作为有助于解脱,什么样的作为无助于解脱」分不清楚,也可说是何者是断苦正道不能如实知,这就是戒禁取见。好比有些印度的苦行外道,认为全身脱光光的有助于解脱;有些印度的苦行者,身上要抹灰;也有些苦行者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将牛粪涂在地上,然后裸身在牛粪上滚一滚,认为这样有助于清净……等等。「什么有助于解脱,什么无助于解脱」分不清,这就叫戒禁取见。那么如果有人对你讲:「吃素可以解脱」,这个对不对?不对!吃素无助于解脱;但若反过来跟你讲:「吃素无助于解脱,所以就不用吃素,吃素没有意义。」这样的说法也是戒禁取见,吃素的确无助于解脱,可是不食鱼肉基本上是善心、善法,也值得鼓励,不能因为它无助于解脱正觉,就说这个毫无意义。如果照这个说法,不杀生能不能解脱?不能!既然不杀生无助于解脱,那我们就不要持不杀生戒了吗?不是嘛!这是善法。台湾有些学南传的人,反对把吃素当作是成就解脱的道品;但也因此,反对任何的吃素行为,认为吃素的人就是提婆达多的徒众。持这样见解的人,就是戒禁取见。吃素的确无助于解脱,任何提倡吃素可以解脱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可是它是善法,而这个善法要做不做随你便,但你不能说做这个善法是不对。这就如同孝顺父母不能解脱,那我们可以不孝吗?作父母的养儿育女不会解脱,那儿女生了不要养吗?这是偏激的观念,诸位法友一定要弄清楚。

  总之,断戒禁取见不是看吃素或不吃素,应是看有没有见因缘法,再从因缘法的如实知见里,看到离贪、断爱是灭苦的正道,这样才能断戒禁取见。

4. 精进菩提支

  七菩提支的第三步是精进菩提支,精进菩提支讲的就是精进修出世间的八正道。请看《相应阿含》785经,对应经典是南传巴利圣典《中部》大40法经,在《中阿含》叫做《圣道经》。经文大意是:八正道有两种,一种叫做转向善趣,一种叫做正尽苦转向苦边(苦的边际,就是苦尽的意思〉。转向善趣的是世俗的八正道,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叫做出世间的八正道。什么叫世间正见?「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那反过来,什么叫出世间正见呢?「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重点是什么呢?择法菩提支是见八正道,见八正道后才能进一步的精进修八正道,这是开始修四圣谛的第二转。怎样才是出世间的八正道呢?必需和四圣谛无漏思惟相应,才叫做出世间的八正道。这段经讲的就是修出世间的八正道。举凡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都得跟四圣谛相应,才是修出世间的八正道。

  修出世间的八正道,是四圣谛的第二转。因为没有四圣谛第一转的正觉,就不可能修相应四圣谛正觉的第二转,修出世间的八正道。请看《相应阿含》379经《转法轮经》,四圣谛的第二转讲的是什么?「苦圣谛,知当复知(或者说已知当出)」、「苦集圣谛,已知当断」、「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苦灭圣谛,已知当做证」。这意思是说:老病死是苦,知道以后要决意出离;苦集圣谛已经知道后当决意要断;断生死轮回,已经知道后当决意要证;出世间的八正道有助于断苦解脱,已经知道后当决意要修。所以,四圣谛的第二转是修出世间的八正道。在七菩提支里,涵括在精进菩提支、喜菩提支、轻安菩提支、定菩提支。《相应阿含》749经如是说:「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经中明白指出八正道是「次第起」,所以精进菩提支的修行方法,就是「依四圣谛的正觉,修出世间的八正道」。

5. 喜、猗、定、舍菩提支

  何为喜菩提支呢?喜菩提支是:「对于离贪、断爱,朝向断苦的解脱(胜妙出离),能够随喜、欢喜。」轻安菩提支就是:「于六触入处,随正念,随正见(正念、正智住),向于离贪,断诸系缚,所以身、心轻安,也叫做猗菩提支」;定菩提支就是:「于六触入处,随正念、随正见(正念、正智住),离贪、断爱,断诸系缚,不起贪欲、瞋恚等诸觉想相续,成就正定。」所以,从精进菩提支到定菩提支,就是八正道次第修习成就的过程,也是成就四圣谛的第二转。

  当八正道修习具足,成就正定之后,断除什么烦恼呢?断贪欲,断瞋恚(愚痴在四圣谛的第一转已经断了〉。所以,四圣谛第二转,出世间八正道修习具足时,痴、贪、瞋已达到断尽。《相应阿含》749经就如是说:「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

  七菩提支的最后一个就是舍菩提支,舍菩提支就是「痴、贪、瞋断尽,成就解脱,具备解脱知见生,自知不受后有,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就是四圣谛的第三转。

  我们回到精进菩提支。精进菩提支,在三十七道品中又称为「四正勤」;在四神足中叫「勤三摩地断行成就之神足」,也就是正勤;在五根里面叫做精进根;在五力里面叫做精进力。在修精进菩提支、喜菩提支、轻安菩提支时,仍不离开「集法、灭法的正念(念根)」与「于缘生法当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向于舍的正见」,即正念、正智住的精进于离贪的修行(在六触入处随正念、随正见)。所以在精进菩提支、喜菩提支、轻安菩提支中,有精进根和念根,有精进力与念力。这在四神足里,除了第一步「观」,见十二因缘的集法和灭法外,接下来的「欲、勤(精进)」,「欲」就是要对「离贪向于断苦的八正道」起增上欲学,朝向灭苦,接着下一步即是精进的修习出世间八正道,所以「欲、勤(精进)」就是八正道的明见与实践的修行。「心」说的是定学,指的是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也是七菩提支的定菩提支。因此,四神足说的是四圣谛第一转与第二转。

  道品当中的定菩提支,就是八正道的正定,也是五根、五力的定根及定力,也就是四神足的「心三摩地断行成就之神足」,这是依出世间八正道的修习,最后成就正定而得离贪、解脱。由于断贪欲称为心解脱,修习离贪的八正道,最后成就正定,正定成就则离贪、解脱,也称为「心三摩地断行成就之神足」。

  七菩提支的舍菩提支,是舍断痴、贪、瞋,成就解脱、解脱知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重要的,修习七菩提支到达舍菩提支时,成就的证量是什么呢?成就慈悲喜舍,这时候就叫做心解脱。念菩提支成就称为慧解脱;次第的修习到定菩提支,成就正定,可以达成痴、贪、瞋的永断。所以,最后达成舍菩提支时,心解脱成就,现法自知作证,不受后有。

6. 七菩提支统贯佛法

  现在师父问你:「所谓的十二因缘,有没有在七菩提支里面?」十二因缘是念菩提支,八正道是择法菩提支,四圣谛第一转的修习是念菩提支和择法菩提支;四圣谛第二转的修习出世间八正道,是精进、喜、猗、定菩提支;四圣谛第三转的舍断痴、贪、瞋,达成解脱、具足解脱知见的修习,是舍菩提支。

  五根中的慧根和信根,即是念菩提支及择法菩提支,精进根、念根、定根则是精进、喜、猗、定菩提支。前面提过:四神足的「观、欲、勤、心」,也是涵括在七菩提支里。因此,佛法宣说的十二因缘、八正道,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圣道分,还有无常、苦、无我、涅盘寂灭等说法,都统统涵括在七菩提支里,彼此贯串一气。在七菩提支的禅修次第中,已统贯 佛陀教法的全部。

  了解于此,如果有人问你:「修什么可以将 佛陀一代的教法修证完整?」答案是修七菩提支。菩提道次第为何?答案是四圣谛三转、十二行。所以,什么是中道禅法?就是七菩提支。

  若有人说:「你们只修七菩提支吗?」那我们就知道此人对佛法是外行啦!若有人说:「七菩提支不就是小乘佛法吗?」请看《相应阿含》727经:「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又:「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修七觉分是不是小乘佛法呢?不是!讲这句话就叫造口业。修七觉分,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呢?请看《相应阿含》379经(又称《转法轮经》), 佛陀如是说:「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七觉分是禅法,修七觉分的证量就是成就正觉、离贪、慈悲喜舍、生死断尽的解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七觉分的修行证量,分别在四圣谛的道次第上是什么?四圣谛的第一转:见因缘法、悟八正道;第二转:精进修出世间的八正道;第三转: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七菩提支是不是小乘呢?不是!四圣谛是不是小乘呢?不是!这是古老的正统的佛法,这样大家明白了吗?清楚了吗?那你现在打算修三十七道品当中的什么?七菩提支!修了七菩提支,也就全包了。

7. 除疑

  诸位法友!中道禅法就是七菩提支;菩提道次第,就是四谛三转、十二行;一乘菩提道,是「修七菩提支,成就四谛三转、十二行」。如果有人说:「修七菩提支成就四谛三转、十二行,这是佛修的法,声闻弟子不能修,佛才能修。」不!修七菩提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与佛弟子都这么修。如果是无师自觉,就称为佛陀、阿罗汉;如果是有老师传授,那么「佛陀」这个尊号只留给我们的导师,咱们谦虚一点,只能自称是阿罗汉或声闻弟子。在印度宗教的传统中,「佛陀」是比较尊敬的敬语,「阿罗汉」是比较通俗的敬语。

  还有一点,修行人不要互相比来比去,修行不必比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绝对不会有名额限制。所以,自己努力就好,不要互相嫉妒,一点意义都没有。越嫉妒,越堕落,也越不会成就,一点好处都没有。

  祝大家能够心开意解,自此有了明亮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