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秘密大乘

后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后1000〜1400年; A.D.613〜1013)

buddha_tree_07.jpg

      公元七世纪以后,由于信仰回教的蒙古人侵略印度,印度民族及宗教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印度为了民族的复兴,起而反抗异族的入侵。当战后印度民族戮力于复兴时,传统婆罗门教用融摄印度各地传统民间信仰的方式,成功的转型为民族信仰型式的印度教。从此以后,印度教成为印度民族的主流信仰,而佛教则被吸收为印度教主神在世间的化身之一,被视为依附于印度教下的支派。「大乘菩萨道」的发展,因为传出时即已融摄印度传统的传说、神话与寓言故事,原本就是近于神化、理想化的宗教信仰,所以在印度教的声势底下,再次实行融摄印度教之神祇信仰、仪轨的方式,续存于印度社会,而此一生存的新形态,即发展成「秘密菩萨道」。

      公元750年以后,印度的波罗王朝 Pāla Dynasty,相当的拥护佛教,但拥护的教派是以密教为主。此后,「秘密菩萨道」发展出《大日经》及《金刚顶经》两部重要典籍,确立了密教的发展与地位。波罗王朝的第二任国王达摩波罗 Dharmapāla(A.D.770~810),建立一座规模胜于那难陀寺的超行寺 Vikramaśila,并发展为印度密教的重要中心。在第三任国王提婆波罗 Devapāla 时,金刚乘(梵 Vajra-yāna, Tāntrika)与印度教性力派相结合,声势隆盛达于颠峰。性力派,即是从印度教女神杜尔嘉(Durgā)的崇拜,转变成崇拜生殖力(śakti),再进而发展出揉杂男女性欲修行法的宗派。这些都在禅定及冥想以外,另使用真言(mantra)与洋特罗(yantra),更容许使用药物及肉体性的纵欲,认为藉助冥想与肉体昂奋的统一(忍精不出),可以获致一种神秘体验的境界,这是主张男女双修法(又辩称是悲(为女)智(为男)双修),可达致入世、出世的统合,是胜义出世间悉地(siddhi)。八世纪以后,金刚乘受到波罗王朝的支持,教团发展几乎遍及全印度。

      公元后约770~775年,莲花生弘化于西藏,并采取融摄西藏各部落传统鬼神信仰的方式,将其转为「秘密菩萨道」之护法金刚与菩萨,并兴建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Bsam-yas),成功的让「秘密菩萨道」植根于西藏,因而成为后世宁玛派(rÑin-ma-pa 俗称红教,宣扬如来藏思想)的开创者。由于莲花生有妻子与「明妃」,所以此派也是宣扬双修法的派别。

      此后,「秘密菩萨道」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大乘菩萨道」,原有的「大乘菩萨道」则走入了印度的历史。此后,为了存续而融摄印度教的「秘密菩萨道」,因为神道化而近似于印度教,最后终不免被更神秘化的印度教吸收而没落,日渐成为无关紧要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