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正觉后2454年卡提那节庆典活动报导

2022年10月20日      206次
分享

      卡提那节亦称僧宝节,是源自于 佛陀的时代,于雨安居结束之后举行。年年举行卡提那节,正表示 佛陀的佛法、戒律以及僧团,仍在人间持续的传承、利益人间,是值得赞叹、庆贺的事。

      世尊正觉后2454年农历9月20日(2022年10月15日),中华原始佛教会遵循佛制,在新北市龙山寺板桥文化广场7楼,为甫从雨安居结束的僧团举办卡提那节庆典。

      虽然台湾的疫情逐渐进入尾声,但报名参与活动的人比起往年是少了许多。然而,原始佛教会的法工们依然满心欢喜、精神振奋,庆典会场是布置得相当庄重,藉此让世人了解 释迦牟尼世尊的法灯仍在人间灿然绽放着光明。同时,也藉这场盛会向一心为了传承 世尊真实教法,长年不辞辛劳、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僧团,表达敬重感恩之意。

      首先,现场与会的佛弟子们双手合十,恭迎自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受邀前来参加的长老、尊者,以及中道僧团的僧众,依戒腊进入会场之后,大众齐唱三宝歌,以庄严的赞颂揭开庆典的序幕。

      紧接着,现场播放《人间佛教百年三部曲》影片,向大众介绍「佛教溯源回归佛陀本怀的百年三部曲」。

      回归佛陀本怀首部曲:华人世界从二十世纪初的太虚大师开始,倡导远离鬼神化、经忏化的颓废佛教,宣扬以「法界圆觉为究竟」的人生佛教。

      回归佛陀本怀第二部曲:接续太虚大师之后,二十世纪中叶的印顺导师,以考证史献的研究方法,厘清佛教思想流变,转为提倡以「性空唯名为究竟」的人间佛教。

      回归佛陀本怀第三部曲:受到改革佛教思想的启发,二十世纪末的原始佛教研究先驱随佛长老,依现代科学考证、辩证与实证为方法,借镜两百年来各国的佛教学术研究,探究南北传各派三藏经典、史献,追溯佛陀本怀,回归佛法必依「缘起四谛为宗本」的人间佛教。

      在《人间佛教百年三部曲》的短片中,随佛长老特别强调:佛法的真实义必须契合「解决问题、开展人生、度越烦恼」的普世三大需要,体现开展人生间活与修证圣道的一致性,如此才能挽救日趋衰亡的佛教。

      随后分别由美国、马来西亚、大陆的法工,透过事先录像向大众分享学习原始佛法的经过与自身的正向改变。他们的分享引起众人的共鸣,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之后,是法友们的艺术表演,有双筝合奏、萨克斯风双人组吹奏,以及好友胡琴班演奏,以和谐悦耳的乐音献奏志庆。

      庆典最隆重的部分是「三轮献供」,敬表各方虔信对僧团的崇仰和感恩。首先是「僧衣传供」,由各方信女组织的天女团敬捧着新袈裟,依序循着会场通道由入口往法台前行,过程中通道两侧的信众起身恭迎,并以双手轻触置放新袈裟的供盘,而后由天女团将供盘转交敬立于法台下月池的金刚团(男性)法工,此举有「人人参与供养功德衣」的意义。最终,由金刚团法工敬捧新袈裟的步上法台,敬奉法台上的各国僧众。接着,有第二、三轮的四事供养(不含金钱)与鲜花传供,方式如同敬奉新袈裟。

      随后,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及随佛长老,各分别给予大众祝福及开示。随佛长老为大众开示:「供僧因何而有功德?」长老说道:「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师长、同侪皆给予我们可贵的教导,而那些教导绝大多数是关于如何保障生存安危,以及获得生活的最佳利益的方法,较少教导「使人生更好、度越生命内在忧恼的方法」。

      教导我们如何处理生命课题的人,大多数是宗教人士。不同的宗教,有不同宗教师长的帮助,无不尽力教导该教信众面对、处理生命的内在烦恼,以及自身与人相处所产生的纠结问题。

      人间不能只是努力耕耘己身的利益,更需要爱惜自己、尊重其他生命、关怀彼此利益。

      各种宗教的师长,大多是奉献一生,勤于耕耘生命善缘的人。宗教师长奉献一生是相当不容易,也需要社会大众的了解与支持。尊重、护持宗教的师长,对自己与社会有着直接的帮助,做此事是「好人好事」,所谓「供僧的功德」便是如此而成。

      随佛长老提醒信众,举办卡提那节必是僧团与在家善信的协作,双方共同维系着传承佛教的优良传统,并将美好的作为、优良的传承,传扬在世间各地。因此,我们要从今年传到明年,明年传到后年,后年再传到下一年,年年传承下去。这是为自己、为社会,也为这ㄧ代及后世子孙做的良好奉献。

      庆典最后,由中道僧团为「护持安居功德」做的总回向,并由各国僧团长老念诵《吉祥经》为大众祝福。午斋过后,各国僧团长老共同为大众系上吉祥结。

      世尊正觉后2454年的卡提那节庆典,在吉祥、欢庆、感恩的氛围中结束。

      当天下午,原始佛教会举办中道僧团的宣法讲座。由随佛长老宣讲《回归佛陀本怀 & 原始佛教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