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佛道》系列讲座,第六单元〈圣凡同世〉活动报导

2019年6月22日      341次
分享

      原始佛教会2019上半年的宣法讲座——《重现佛道》系列讲座,已进入尾声,压轴的第六单元〈圣凡同世〉,由随佛禅师宣讲,6月15日于龙山寺板桥文化广场顺利完成。

      在这一场宣法中,中道僧团导师随佛禅师为大众讲解:原始佛法「圣凡同世」的真义,以及修行解脱者如何面对眼前世界。禅师表示:圣者远离烦恼,但并不是高高山顶立,而是也走入尘俗世间,对尘俗世间大有作用。这与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华人文化相呼应。

      禅师指出,现今佛教深受《舍利弗阿毘昙论》影响,此论将佛法的修证道次第从佛陀宣说的「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篡改成「十结」,主张禅定解脱论,采取否定式、逃避式、拒绝式的修行方法,只管打坐,厌离、脱节人生。这样的学说,是无法契应人生的开展。

      禅师接着说明用逃避式、拒绝式、否定式的方法,只会加强负面心态,不可能是离贪断爱的有效方法。 佛陀教导的方法,是修因缘观,直接面对事实,就事实讨论,既不逃避也不否定现实,勇敢又敏捷,这才是佛教断爱的真能力。在上午的讲座结束之前,禅师面露微笑地提示学众,午餐用餐时,留心观察便当好不好吃,来体验上午所学到的法要。下午说法时,禅师还不忘问问学众并且说明:便当好不好吃,基本上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定法,我们只是经历了吃饱的过程。禅师的善巧引导与譬喻,让学众对因缘观有了初步的体会。

      禅师说:佛陀教导修因缘观,对现实人生进行实际观察,以深入了解实况及实况为何如此,进而明白如何才能避免无谓痛苦及身心系缚,由此看到灭苦之道。 佛陀弟子解脱人间,不离人间,不需那些否定现实的想法,而且有解决问题、开展人生的能力。正觉有智慧者在人间,佛法修行之道合乎现实,才是在家人可修的,你的机会就在你的生活,如此才是真正的「圣凡同世」。

      讲座结束前,禅师再次强调佛教修行法、修行者与日常生活并无脱节,圣、凡都在人间。正因为「圣凡同世」,原始佛教会2019下半年度的系列讲座,就以《人间佛教》为主轴,向大众说明原始佛法在人间的大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