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观念,是出自奥义书、耆那教的思想,不是佛教的主张。业报论主张:过去所做「决定」现在;现在所做「决定」未来。业报论是「业报决定论」,也就是「宿命论」。
佛教讲的是因缘论,认为过去「影响」现在,并不「决定」现在。唯有「过去不决定现在,仅是影响现在」的因缘论,佛教讲的无常、无我才能确立。因缘论不讲决定,只讲影响。
耆那教的苦行沙门,其业论思想强调:我们在世间所看到、经验到的一切,全都是因为过去做了什么。业力在过去、业报在现在,做了什么就是业,决定了未来的果报。不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基本上人生现有的一切都是业报,都是因为过去造的业。这绝对不是佛法!
在业论的观念之下,认为所有的业报都是不好,是生死轮回的业报,要脱离轮回就必须消除业报,在净化生命的道路上,业报一定得消除。所以耆那教的系统,主张:业报要消除,并且不要再造新业。形成你现在活着,但是你必须拼命不造新业,拼命远离业报。
试问:既然认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好的,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是业报,现在所做的都是业,那么一个人还活着干什么?
如果你也相信那样的说法,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变成什么,你知道吗?你的人生将会变成黑暗!把灯打开,势必照见五颜六色、长短方圆、远近大小,什么都看得到,但是你认为看到的通通是业障,所以你不要看,这就等同你将灯关掉,眼前一片黑暗。并且,当你想什么、做什么通通都是业,你只好让自己昏迷,才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你相信那样的说法,你的人生只能昏迷、只能黑暗。
修行时,很多人会告诉你「不要有妄想」,然后又告诉你「起心动念都是妄想、都是业、都是业报」,所以,你只好让自己关灯、让自己昏倒,拼命打坐,让自己不要起心动念!
由于相信业的思想,一个人只能修禅定,什么都不干。从初禅到想受灭尽定,总共有九种定,让身心活动完全止息,认为这样就能体验解脱。这彻头彻尾都不是佛教,但很多人却分不清楚,与佛门混杂了!异学沙门修苦行,是为了消业报,这是在关灯;修禅定,是为了不造业,这是在让自己昏倒。
关于修禅定,实情是,你不可能修起来,因为你不可能一念不生。五阴因缘生,有根境识的因缘,就有受想行的缘起。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受想行的活动,不起受想行,就得断根境识的因缘,然而只要六根正常,就离不开六识的因缘。想要一念不生,就必须断六根,那么就只有一条路:自杀,这也是为什么苦行沙门修行的最后一步正是绝食而亡。
「一念不生」对一个活着的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事。当一名佛弟子误信「业论」时,即已误入异道,他即使出家,也是极力远离人群,入山唯恐不深。有些出家人整天打坐,要求自己诸念不起,不知那是到死都不可能完成的事。任何告诉你修行要一念不生的人,肯定是外道。明明活着,却不想有一切活着的表现,岂不怪哉?你不开悟没关系,但是在这一点上,你得开窍,要活过来!
※本文由书记组整理自2017年4月23日,随佛禅师于龙山寺板桥文化广场「佛教之大智大用系列讲座,单元四:因缘观的深义」的部分开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