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录自 随佛比丘『答问』 May 1, 2009
问:佛法不是有「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佛陀原说」、原始佛法?
随佛禅师回答:
佛陀教导的「亲验实证的事实」,而不是「绝对如是而不变的真理」。事实与真理,似乎相近、相同,但实有着不同的意涵。追求及信仰「真理」,是大不同于「明见事实,体现如实之道」。试想:生命是有限,经验是有限,有谁具备讨论及判定「真理」为何?不论「真理」是有限、无限,对于现实的人生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当前的事实」,还有如何「灭苦于现前」,而佛法就只是如此。
佛法为佛说,但只要理趣一致,在「相应修多罗,不越毘尼」的准则下,佛弟子说、诸天所说,也都可视为佛法。这在「第一次结集」以后,至佛灭后百年间的「根本佛教」时期,当时的僧团即知如是。这是明智之人都可接受的标准,不致于文字章句皆要「佛亲口说」不可。否则任何佛教作品的流通,岂非皆是阿鼻业?但是,这个作法要妥善的落实,就必须先确定「佛亲口说」为何?才能依佛说为准,勘验那些佛弟子、诸天的说法,不违越佛说──依经依律,而不致于依十方学人的经验法则、主观判断,乃至传播的声势、学众的多寡、教派的实力,或是信众的需求,作为判定佛法的标准。在「第一次结集」以后,当时僧团对于增新的传诵,就是实行「相应修多罗,不越毘尼」的勘验标准,而修多罗与毘尼,指的就是「第一次结集」的内容。由于这是佛陀住世之亲教弟子,大迦叶、阿难、优波离等五百声闻阿罗汉的共集,所以集出的传诵,一律题曰「如是我闻」。
《杂阿含》与《相应部》当中的『因缘』、『食』、『圣谛』、『界』、『五阴』、『六入』与四念处等『道品』之七事修多罗,已被考证出是「第一次结集」的集成,但经过后世部派的传诵,「部义」的融入及教说的增新、改变,是难以避免,只能从各部派传承的「部派诵本」中,对照、探寻初始的教说为何?因此,如果部派间的部义差异越大,那么部派诵本的共说,其可信度就越高;反之,如部派立场相近,甚至是母系与支派的关系,那么传诵的共说,可信度就低。传诵《杂阿含》与《相应部》的部派,分别是北方阿难系说一切有部及南方优波离系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也是佛灭后116年,立场不同、见解分歧的两大部派。虽然有部世友论师的『部执异论』,以及分别说系铜鍱部的『岛史』,都互说对方是自部所出的支部,是为同一系,都自尊自部为上座本宗,但是从旁系之大众部的记载中,左证了佛教分化初期,阿难系上座部及优波离系的分别说部、大众部是三分,彼此并无本末的关系。由于现今世上仅存说一切有部与分别说系锡兰铜鍱部的「相应诵本」,大众系的传诵已不可见,并且大众系的经诵,可能只存汉译《增一阿含》,所以对比诸『相应』以寻得「佛陀原说」的探究,在数据的周全上不免遗憾,但在其他更可信、有力的证据出现以前,也只能如此。
此外,如无另外可靠史献的出现,两部传诵的「共说」,也只有接受,不能凭空想象和怀疑,用「可能有误」或「不能代表全部」来拒绝。这正如某些质疑「八敬法」的北传法师一样,不能因为诸部所传小有出入,在无有其他史献的根据下,即怀疑诸部共传的「八敬法」非为佛制,而冒然的主张「八敬法」是后世的伪造,并加以抵制。若如此,更多有具实证据,已经确证不是出自佛说的后世典籍,何不也一概抵制,反而加以拥护?这种以「自身的需要及见解」为依据、为证明,开放、自由的论证学风,原本应是社会的共同资产,既可以自创新教说与新教派,也无可反对与排斥,应当尊重。但如要挂名于 佛陀教法之内,就不能如此。最起码也要尊重一下 佛陀的教说吧?
长久以来,某些教派,标榜的就是这种自由开创的风格,而结果是「圣人满街走」。虽然不顾教法本末的墨守成规、食古不化,确实不值得鼓励与支持,但为了反对保守的风格,采取自由开放的作法,强作应世之变,不顾 佛陀所说为何,毕竟不见得会更「妥当」。对于各种不同的说法或信仰,能否如同 佛陀原本教法的证得菩提呢?诚如许多人所言,大都要经过漫长岁月的绵密验证,一时之间难以证明,不能冒然的反对。但是,试问:是否我们可以让佛教先接受种种「言之成理的新说」,等经过长时间的折腾之后,再对世人说这是不是佛法呢?若是如此,又会是何等下场?
如要附会于佛法之内,先要尊重佛说。不然,大可自创新教,提倡一套「真理」,岂不更干脆?如要立说,又要附于佛法之内,那就需要「自我证明」,证明新说与佛说同义,当然对于种种依据佛说而提出的质疑,需要能提出各种证明,并且证明能契合于佛法之内。各种新说法的证明方式,不能论证到最后,是采用传统佛教的佛弟子智见不足、修证不够、不知、不识,来合理化新说的立场;或是提出 佛陀在世人不可至的地方宣说,是过去佛弟子不曾闻知的教法,超越了过去传诵的佛法,是更殊胜的教说,是佛的真实本怀;或是以不曾出现于现实人间的他方佛所说。如是种种脱节现实,否定现有「依经依律」的佛说,作为证明「违经违律」之新说的方式,是否妥当?平心而论,如果这种自我证明为佛说的模式,佛弟子以为可行,那么将佛法灭没的过失,不只是附佛的异说而已,佛弟子们的过失更大。任何新说法要证明如同佛义,应当是要证明自己是向佛说看齐,而不是强解佛说,让佛说向新解看齐,这是基本与不移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