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法及灭法勘验说法者(二)

2022年1月24日      136次
分享

      一个说法者,他所宣说的法教,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确实指出问题、困难或痛苦的缘由──集法。这是指说法者能够明确点出我们的问题、困难或痛苦的生起因缘。当说法者能够将「当前苦的集法」指明出来,我们才可以在自己的问题、困难或痛苦因缘中,检验其说法,是否符合实际的事实?藉此了解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困难或痛苦到底如何发生。

      二、确实提出如何消除问题、困难或痛苦之缘由──灭法,并提出相应灭法之解决问题的办法──道。如是因缘即如是缘生,如是因缘之灭尽即如是缘生法的灭尽,谓「有集法者悉皆有灭法」。既已指出集法,必能进一步指出灭法。解决问题、困难或痛苦之缘由的方法与道路,一定要和集法与灭法相应。

故《相应阿含》749经:「明为前相,能生正见。」所谓正见于苦灭之正道,正是此意。相应集法与灭法的苦灭正道,也正是《相应部》『因缘相应』65经说的「古佛之道」。

      审视说法者陈述的内容,是否能够指出现前实际问题的集法与灭法,并且提出相应集、灭法的息苦之道次第。根据集法与灭法为准,即可鑑定说法者所说法的内涵,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实用,且可息苦、得益?

      根据集、灭法作为检验标准,抉择法、抉择善知识,可以减少对解决问题无所助益的学习。我们学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苦恼的缘由,进而寻得解决痛苦的有效方法,不是只为了暂时舒缓痛苦的安慰而已!

      有些说法者向人们保证︰「精进修行可以开启智慧,将可超越宇宙生命的痛苦。」又有些人形容开悟境界:「大地平沉,十方法界悉皆现前。」

      这些都是偏向文学表现的形容语句,虽然文学表现的美丽文词内容令人 向往,但是无助于解决当前的痛苦。佛法不是文学,不是意象美学,更不是神话的《封神榜》。佛法是务实解决问题的生活教育,是确实疗愈苦恼的身心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