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与民俗信仰的根本差异
宗教的界定,指具备特有的世界观、生命观及价值观,并依之作为不可悖逆的「宗旨」,更从而建构出内外一致的思想、实践体系与群我互资的轨范,并发展出信仰其启教者、教说与奉守其轨范的教众组织。例如:佛教、道教(非道家)、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之类。
民俗信仰的界定,依地域、血缘、文化(包含历史或传说人物)、需求及灵应的特点,从而发展出特定信仰的群众,但不具备自身特有的三观、宗旨,也无有自身特有的思想、实践体系与群我规范。例如:神农大帝、黄帝、关圣帝君、妈祖、哪咤、二郎神、土地神、财神之类,乃属泛灵信仰的面貌与格局。
虽然宗教与民俗信仰都具有特定信仰的群众,但是宗教与民俗信仰之间有着相当的差异。简要的说,宗教的重点是教育,引导群众探寻生命的意义,并依之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民俗信仰的重点则是响应通俗大众的需要,呼应不同时代、地域、文化下一般群众的身心需求。
宗教与民俗信仰都具有利益、安抚社会的功能与作用,只要不破坏、障碍社会的安定及发展,两者都需要尊重乃至维护。
二、一神宗教及本体论的关系
除了佛教以外,宗教主要以一神宗教为主流,例如婆罗门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一神教以外另有多神宗教,此者实是近乎泛灵信仰型的民俗信仰。此外,又有一神宗教与泛灵信仰两者揉杂型宗教,例如道教(非道家)、印度教及近代新出的一贯道。
什么是一神宗教?一神教宣称世界有「创世主」,世界依「创世主」而生成存在,并且「创世主」是永恒、真实、清净、无限、圆满、全智、全能。一神宗教的思想基底是「本体论」,而且是「拟人化本体论」。什么是本体论?「本体论」的思想特点,在于主张「世界有其核心或本质,而现实世界的生成及其一切,无不是该世界核心或本质的表现方式。虽然当前现实世界及一切,并不是世界的核心或本体,却离不开世界的核心或本体」。
此外,「本体论」的世间观是宣称:「现实世界是分别、生灭、虚假、染杂、有限、不圆满、无知,而世界的核心或本体是无分别、不生灭、真实、清净、无限、圆满、全智。唯有厌离、弃舍了生灭、染杂的现实世界,生命才能回归于无分别、清净、全智的世界本体。」
「本体论」纯属超现实的理想型哲思,既是世界观,也是生命观及价值观。「本体论」分为两大类:1哲思属性的「理性本体论」,例如古印度《奥义书》、春秋末期的《道德经》,乃至菩萨道的《华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解深密经》……等,唯识、唯心类典籍;2一神信仰属性的「拟人化本体论」,如婆罗门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由于一神宗教是立基于「拟人化本体论」,无法免除于「创世主」的一神至上信仰,所以一神宗教具有巨大、偏激的排他性,在不同的一神宗教之间,往往是永无休止的对立与争战。
一神宗教的出现原因,大多出自其创教者的「改造社会结构、体制及统一群众的政治性目的」,婆罗门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无不是如此,乃至一神宗教与泛灵信仰两者揉杂的道教、印度教,或是元末的白莲教、清末的太平天国及近代的一贯道也是如此。
三、佛教与一神宗教的根本差异
佛教的启教者是 释迦牟尼 世尊,出生于公元前约467年。世尊时代的社会,在政治上是处于部族间争战吞并的乱世,在思想与宗教上是处于一般民众信仰之「理性本体论」的《奥义书》思潮、沙门集团及六师学派,极力对抗、挑战贵族信仰之「拟人化本体论」的婆罗门教及种姓制度。然而,当时印度的思想界与宗教界,流传的四部《吠陀》、婆罗门教、《奥义书》、沙门集团及六师学派,其中主要部份都是「本体论」。
「拟人化本体论」为基底的一神宗教,其负面是极易教出缺乏理性思辨、排他性强、狂迷的信众,以及盲目信求于种种超现实的理想,过度依赖于灵应而脱节现实人生。
释迦牟尼 世尊的教说基础是「缘起论」,「缘起论」强调如实知见,并依据如实知见开展出务实实际的生命之道——八圣道,如实知见与实践之道的结合与次第,称为「四圣谛」及「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缘起论」有着彻底不同于「本体论」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二者是绝然不同。
「缘起论」的教说是「启发人的自觉,开展务实、互利的现实人生,进而达成自度度他的解脱正道」。释迦牟尼 世尊启教的原因,是出自教育生命及引导生命回归现实人生的解脱,完全不同于重在「改造社会结构、体制及统一群众的政治性目的」的一神宗教。
世尊自说其教化中,未说之法如同大地土,而宣说的教法如「爪上泥」,教说重在「四圣谛」(见大正藏《相应阿含》441、442经),其指出「生命有苦」、「生命有苦之生」、「生命有苦之灭」、「生命有苦灭之正道」。世尊不是如同一神宗教之「创世主」,自称是统括全宇宙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完美无缺。简要的说, 释迦牟尼 世尊的教说不是「无量无边」,而是重于「如实、务实的知行合一教育」,绝然不同于「理想、玄虚的精神寄托」。
在正统佛法的教育下,是教化出智情相应、自利利人、务实实际的人格,并有着关怀且包容的生命情怀,既不狂迷,也不偏激与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