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问!生命的智慧

2022年5月17日      244次
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能遇到正法,且能深入修学不动摇?

      为什么有的人遇不到正法,即使遇到了正法也不能深入?

      为什么有的人能见法?

      为什么有的人在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密、东密……流浪无家?

      多数的人不是找真相、事实,实际是寻找「内心的需要、弥补及理想」。

      但是,世间有什么是为自己的需要而量身打造?应当极其少有!

      又有什么,是既能符合现在自己的需要及理想,并且随着内外环境的转变,时时处处可以符合自己的需要及理想?应当是无有!

      一心寻觅内心的需要、弥补及理想的人,最大可能是流浪与失望!

      决心寻求真相与事实的人,极大可能会寻得真相与事实。

      因为,今天没遇到,有可能未来可以遇到;今天不能明白,经过不断学习,未来可能明白;今天内心的坎过不去,明天可能过得去,而且愿意接受事实。

      人类的文明可说是不停探求世间真相的过程,其中极大的需要及理想,是可以掌握宇宙运行的规范与调控方法,目的是有效的掌握现在及未来。简单的说,是把一切的不确定转为确定,将一切的未知转成已知。

      宗教、哲学或科学,皆想要对世间的一切作出解释,并给予确实的答案。其原因也是因为「推动人类文明、探求宇宙真相的最大动力,是寻求掌握现在及未来的方法,并将一切的未知转成为已知的内在需要」。

      释迦佛陀说:「诸法因缘生,非常亦非我。」这是佛陀对人类最大、最震摄的说法,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明白其中的深意。因缘生的真义,即是「影响发生」;缘生则非常亦非我,是指出「影响发生,是无决定、不确定」。因缘生,绝不是部派佛教误说的「和合生,俱生」。

      释迦佛陀的教导,是让人类知道:影响发生的世间,只有可能性,而无有确定性。

      人类努力的终点,应当不是掌握现在及未来的方法,也不是将一切的未知转成为已知,而是「在无有确定结果的情况下,继续往有益于现在及未来的方向前进」。寻求需要及理想的人,必需面对的「内在不安、焦虑与苦」,是因为终究「无有确定的结果与答案」。

      寻求真相与事实的人应当会知道:农夫的智慧及快乐,不是如何耕耘及丰收而已!

      农夫可以依据时节、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作法进行耕耘;

      可以在耕耘的过程,解决许多不同的问题与困难;

      在努力耕耘后,享受休息,体会等待过程的身心成长;

      在收成时,得知世界的奇妙与可贵,

      学会生命的谦虚及自知之明的睿智。

      当然,还有分享努力予其他生命的平安与满足。

      未知!不确定!或许是让生命可以更加成熟、丰富,更懂得满足与幸福的礼物。

  出自《原始佛教》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