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序〉

2022年5月16日      316次
分享

      印度阿育王是佛教的知名人物,两千多年来佛教的僧俗二众,一直认定阿育王是坚定护持佛教的大护法。甚至受到某些学派的称誉,特别将阿育王与佛陀时代的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同列,推崇是兴隆佛教的护法君王。

      自部派佛教时代起,两千两百多年的佛教称誉,使阿育王的护法形象深植人心,受到佛教各界的赞誉。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阿育王,真的是佛教的重要护法君王?阿育王的作为是护持佛教、发展佛教?或者是变造、分裂佛教?

      经由印度佛教各派的史献比对,佛灭百余年的佛教历史,正是攸关佛教僧团分裂、教法分歧的重要时代。这一时代的佛教重大事件,几乎都与阿育王有着密切的关连,阿育王的作为是直接影响着佛灭百余年的佛教,也间接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佛教发展。

      目前佛教圈流传的佛教史,其实多数是各学派自说自话、自立权威地位的佛教史,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载,往往是南辕北辙,彼此对立不同。许多学界的研究,同样也陷于引据资料的偏误,变成「有见解、没事实」的观点。

      探究佛教的史实,不可只引据、信受某特定学派的史献记载,必需经过多方史献的引据、比对、爬网、整治。除此以外,若只探知史献,易流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处境,故有必要参究「经律」与「经律演变」,辅以现实佛教的演变史实,这才较能得知「佛教演变的表里关涉」,最大程度的接近佛教史实。

      阿育王是最早统一中印度的君王,也是极大程度涉入佛教僧团与思想结集,推行「掌控僧团、变造佛教」政策的君王。佛教的分裂及变质,阿育王要负起绝大的责任。

      因此,对于佛灭后百余年的佛教发展,探究阿育王与阿育王的宗教政策,是极其重要的研究要点。

      本书的内容,原是拙作《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之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部派佛教、大乘菩萨道、秘密乘等五大章篇中,属于部派佛教章篇的部份内容。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详述「阿育王掌控僧团行变造、分裂佛教之政策」,下册是详论「《舍利弗阿毘昙论》变造佛教之异说」。本书提供的探究,不仅涉及「第一次经律结集」之〈七事修多罗〉的原说,兼及部派佛教各派传诵之经、律、论、史献的比对研究,同时探明国际学术界尚未研究确认的印度佛教史实。

      依此研究佛教演变,探明佛教由务实、团结、昌盛转为分裂、质变、衰微,发生其间的转折点与关键原因,目的是为世人重开认识佛法及佛教的窗口,并为佛法的显扬及传承开启新机运。

随 佛

自序于台北内觉禅林 2017年雨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