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佛正觉后2455年/公元2023年10月2日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
何谓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的界定
原始佛教确证显现在华人世界
原始佛教大事略记
复兴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会
创会缘起
原始佛教会简介
原始佛教会宗旨
原始佛教会章程
四圣谛佛教会
四圣谛佛教宣言
联络我们
台湾教区
马来西亚教区
美国教区
佛史探略
佛陀生平略说
印度佛教史简表
印度佛教演变史
原始佛教
根本佛教
部派分裂始末
初期部派佛教
中期部派佛教
后期部派 初期大乘
末期部派 中期大乘
后期秘密大乘
印度佛教的灭没
正法重兴
中道僧团
随佛禅师
法脉传承
传承著作
传授中道禅法
还原原始佛法
国际交流合作
比丘僧团
中道比丘僧团
传承与依止
宗旨与目标
比丘尼僧团
缘起
中道比丘尼僧团
传承与依止
中道禅林
中道禅林简介
修证依据
禅林学风
日用行止
正行之友
师法传承
教乘声明
学习正法
原始经法
原始佛法专论
相应阿含导读
中道禅法
相应菩提道次第纲要
七觉分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七觉分统贯佛陀一代圣教
原始佛教之意根的定义
原始佛教对「名色」的定义
生法、灭法 VS. 剎那生灭
佛法开示
随佛禅师开示
中道僧团开示
每日微信
法语选粹
佛法问答
人间佛法
生命态度
内在成长
人际关系
家庭伦理
人间关怀
学法心得
影音书刊
视频影音
说法影音
文宣视频
电子书刊
禅师著作
原始佛教
正法之光
其他电子书
法讯通告
迎佛舍利
佛陀舍利
绕境祈福
活动记录
媒体报导
参与护持
传法法讯
僧团通告
活动报道
中道僧团活动
原始佛教会活动
结缘护持
法宝结缘
护法布施
护持释疑
在线留言
《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基础知识测试
Page 1 of 50
原始佛教会以公元前432年作为佛正觉元年,这是基于______ 的说法
A. 大乘菩萨道之《菩提伽耶碑记》
B. 说一切有部之《十八部论》
C. 铜鍱部之《众圣点记》
D. 正量部之《异部精释》
Page 2 of 50
第一次经律结集之经藏为七事相应教,不包含 ______
A. 受相应
B. 食相应
C. 六处相应
D. 道品相应
Page 3 of 50
根本佛教是指 ______ 这一时期的佛教
A. 佛陀正觉至第一次经律结集
B. 佛陀正觉至第二次经律结集
C. 佛陀灭度至第二次经律结集
D. 佛陀灭度至第三次经律结集
Page 4 of 50
孔雀王朝的主体信仰是 ______
A. 耆那教
B. 婆罗门教
C. 佛教
D. 印度教
Page 5 of 50
______ 主张十事非律导致僧团根本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A. 说一切有部
B. 大众部
C. 铜鍱部
D. 犊子部
Page 6 of 50
______ 不属于分别说系的律典
A. 四分律
B. 五分律
C. 十诵律
D. 铜鍱律
Page 7 of 50
下列没有参与摩哂陀出家受戒的是 ______
A. 大天
B. 末阐提
C. 目犍连子帝须
D. 优波鞠多
Page 8 of 50
阿育王登位第22年,分别说部分为三部,其中分化在优禅尼的部派是 ______
A. 化地部
B. 铜鍱部
C. 饮光部
D. 法藏部
Page 9 of 50
下列属于优波离系律师传承者是 ______
A. 大天
B. 树提陀娑
C. 末阐提
D. 目犍连子帝须
Page 10 of 50
佛灭后250年,______ 造《发智论》导致阿难系僧团分裂为雪山部和说一切有部
A. 提多迦
B. 摩诃迦旃延
C. 迦旃延尼子
D. 目犍连子帝须
Page 11 of 50
佛灭后约270年,犊子部从 ______ 分化而出
A. 分别说部
B. 说一切有部
C. 大众部
D. 雪山部
Page 12 of 50
说一切有部认为僧团发生根本分裂的原因是 ______
A. 古新律争
B. 十事非律
C. 五事异法
D. 七百结集
Page 13 of 50
______ 不是出自大众部的传诵
A. 《论事》
B. 《摩诃僧祇律》
C. 《舍利弗问经》
D. 《昆勒》
Page 14 of 50
有关第二次经律结集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于毗舍离结集
B. 陀娑婆罗召集
C. 集出四阿含和律藏
D. 新增〈祇夜〉和〈记说〉
Page 15 of 50
______ 主张古新律争引起僧团根本分裂
A. 铜鍱部
B. 犊子部
C. 说一切有部
D. 大众部
Page 16 of 50
汉译四阿含中,属于法藏部传诵的是 ______
A. 《长阿含》
B. 《中阿含》
C. 《相应阿含》
D. 《增一阿含》
Page 17 of 50
有关十事非律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事发于毗舍离
B. 耶舍长老提举
C. 导致僧团分裂
D. 促成第二次经律结集
Page 18 of 50
正统佛教僧团第三次经律结集召集者是 ______
A. 商那和修
B. 优波鞠多
C. 目犍连子帝须
D. 陀娑婆罗
Page 19 of 50
阿育王时代五部僧团,不包含 ______
A. 摩偷罗僧团
B. 毗舍离僧团
C. 迦湿弥罗僧团
D. 分别说系僧团
Page 20 of 50
有关五事异法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发生于阿育王登位当年
B. 大天提出五事,贬抑阿罗汉证量
C. 受《舍利弗阿毗昙论》论义影响
D. 阿育王政治涉入僧争
Page 21 of 50
______ 不是从毗舍离僧团分化而出
A. 一说部
B. 制多山部
C. 说出世部
D. 鸡胤部
Page 22 of 50
有关《舍利弗阿毗昙论》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目犍连子帝须造
B. 融摄了耆那教和奥义书思想
C. 分别说部自部集出,佛教第一部论
D. 认为阿罗汉有漏不究竟
Page 23 of 50
古新律争中的古律是指 ______
A. 《十诵律》
B. 《五分律》
C. 《摩诃僧祇律》
D. 《四分律》
Page 24 of 50
下列部派属于重经的是 ______
A. 鸡胤部
B. 正量部
C. 雪山部
D. 铜鍱部
Page 25 of 50
对阿育王变造佛教,采取自保立场的是 ______
A. 毗舍离僧团
B. 摩偷罗僧团
C. 迦湿弥罗僧团
D. 分别说系僧团
Page 26 of 50
有关佛教经律结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第一次经律结集出七事修多罗
B. 第二次经律结集出四部阿含
C. 第三次经律结集出《小部》
D. 分别说部最先集出论藏
Page 27 of 50
近代锡兰佛教复兴,最早形成的部派是 ______
A. 暹罗派
B. 阿曼罗普罗派
C. 蓝曼匿派
D. 大寺派
Page 28 of 50
随佛禅师倡导以 ______ 为本的人间佛教
A. 法界圆觉
B. 性空唯名
C. 缘起性空
D. 缘起四谛
Page 29 of 50
______ 不属于说一切有部的论书
A.《清净道论》
B. 《十八部论》
C. 《大毗婆沙论》
D. 《发智论》
Page 30 of 50
有关一说部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自毗舍离僧团分化而出
B. 耶主张诸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
C. 初期大乘《般若经》思想源
D. 汉译《增一阿含》是此部传诵
Page 31 of 50
《十八部论》提到三比丘众之龙象众是指 ______
A. 摩偷罗僧团
B. 毗舍离僧团
C. 分别说部僧团
D. 大天学团
Page 32 of 50
有关分别说部结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依《舍利弗阿毗昙》变造四阿含
B. 在四部圣典外,另集出《小部》经诵
C. 阿育王登位第9~10年,于华氏城结集
D. 目犍连子帝须召集,集出经律论三藏
Page 33 of 50
______ 不是阿育王时代发生的事件
A.十事非律
B. 五事异法
C. 部派分裂
D. 论藏集出
Page 34 of 50
有关犊子部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宗学《舍利弗阿毗昙论》
B. 提出胜义补特伽罗,被视为附佛外道
C. 分化为多闻部和说假部
D. 学风简朴,戒律保持古型
Page 35 of 50
有关锡兰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阿育王登位第22年,摩哂陀传教锡兰岛
B. 公元前26年,大寺派结集三藏,建立铜鍱部
C. 公元五世纪,觉音论师以巴利语写定《巴利三藏》
D. 大寺派接受方广思想,称为大乘上座部
Page 36 of 50
下列史献属于说一切有部所传的是 ______
A. 《异部精释》
B. 《舍利弗问经》
C. 《异部宗轮论》
D. 《善见律毗婆沙》
Page 37 of 50
有关大乘思想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源自《舍利弗阿毗昙》的菩萨信仰
B. 六波罗蜜思想出自《六度集经》
C. 七叶窟外结集
D. 由一说部部义发展出般若经思想
Page 38 of 50
有关各部派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摩偷罗僧团分裂后,雪山部自称上座部
B. 分别说部主张“佛分别说”而得名
C. 古新律争后,毗舍离僧团自称大众部
D. 铜鍱部是在大寺派三藏结集后确立
Page 39 of 50
______ 不是《舍利弗阿毗昙》提出的新教说
A.菩萨信仰
B. 因俱生法
C. 四沙门果
D. 刹那生灭
Page 40 of 50
在佛教中,关于女性宗教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佛陀制定八敬法无关乎男尊女卑
B. 菩萨道三十二相的信仰是贬抑女性
C. 八敬法并非各部派的共说
D. 大乘佛教认为女身不能成佛
Page 41 of 50
佛教第一位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是依 ______ 得具足戒
A. 二部僧团授戒
B. 比丘僧团授戒
C. 佛陀亲自授戒
D. 佛制八敬法
Page 42 of 50
首次确证 释迦牟尼佛历史真实性的考古发现是 ______
A. 桑崎佛塔
B. 菩提伽耶正觉大塔
C. 比普罗瓦佛塔
D. 阿育王石柱
Page 43 of 50
公元1998年,上座部比丘尼戒律传承在 ______ 重新恢复
A. 鹿野苑
B. 菩提伽耶
C. 王舍城
D. 舍卫城
Page 44 of 50
阿育王派遣九个传教团不包含 ______
A. 优波鞠多,摩偷罗
B. 末阐提,迦湿弥罗
C. 大天,南印案达罗
D. 摩哂陀,锡兰岛
Page 45 of 50
《相应阿含》之三分教不包含 ______
A. 修多罗
B. 伽陀
C. 祇夜
D. 记说
Page 46 of 50
锡兰三大派中,只接受高种姓出家的是 ______
A. 阿曼罗普罗派
B. 暹罗派
C. 蓝曼匿派
D. 大寺派
Page 47 of 50
说一切有部传诵采用的语言是 ______
A. 雅语
B. 俗语
C. 鬼语
D. 杂语
Page 48 of 50
国际佛历以佛灭于公元前543年来纪年的依据是 ______
A. 《十八部论》
B. 《众圣点记》
C. 《菩提伽耶碑记》
D. 《善见律毗婆沙》
Page 49 of 50
下列地区没有发现阿育王石柱的是 ______
A. 优禅尼
B. 毗舍离
C. 鹿野苑
D. 摩偷罗
Page 50 of 50
关于 原始佛教中道僧团 发展史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 1996年,建立菩提伽耶内觉禅林
B. 2010年,建立中华原始佛教会
C. 2011年,《正法之光》创刊
D. 2018年,建立根本戒场,承续锡兰阿曼罗普罗派僧律
本测试不搜集个人信息,仅为统计之目的,可不填写资料,直接答题!
姓名
邮箱
提交
开始答题